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科研服务

外源物质缓解牡丹光合作用光抑制研究通过鉴定

时间:2013-09-29 来源:宣传部

9月28日上午,青岛农业大学刘春英老师主持完成的“外源物质缓解牡丹光合作用光抑制的机理与技术研究”通过专家组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在研究强光、高温对牡丹叶片产生光抑制的机理和应用外源物质缓解牡丹光抑制方面有创新,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

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对牡丹深入开发和应用愈来愈受到国家重视,但是在夏日强光高温下,牡丹叶片会发生严重的光抑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牡丹的光合生产力。因此,探明牡丹光抑制的规律和发生机制,寻找缓解牡丹光抑制的外源物质,建立相应的技术体系,对加速牡丹产业的发展和提高牡丹产业的经济效益有重大的意义。

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在青岛农业大学主持召开验收会。中国农科院果树所研究员窦连登主持会议。山东农业大学高辉远教授、烟台市农科院副院长刘学庆研究员、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王兆华、生命与科学学院院长刘新等参加会议。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审查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询、答疑、讨论,一致认为,本研究针对山东省夏季高温强光对牡丹叶片光合作用抑制的现象,本研究以牡丹‘肉芙蓉’为材料,深入探讨了夏季高温强光条件下,牡丹叶片光合日变化的规律以及光抑制发生的规律和相关机制;详细探讨了不同光强与不同温度交叉处理对牡丹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及激发能分配的影响,确定了高温强光是造成牡丹叶片光抑制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多种外源物质的分析与筛选,证明了外喷草酸和5-氨基乙酰丙酸能有效缓解牡丹叶片的光抑制,并确定了喷施的最佳浓度和使用次数,为我国牡丹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作者:杨宗玲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