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莱阳农学院三个宿舍16名女生7名男生全部考上硕士研究生

时间:2001-06-26 来源:特区青年报

中国考研集体“冠军”
莱阳农学院三个宿舍16名女生7名男生全部考上硕士研究生

本报通讯员 邵丽英 陈瑞远

园林园艺系9—714、715两个女生宿舍和植物保护系1—319男生宿舍,近日忽然成了莱阳农学院校园里的焦点,这三个宿舍16名女生和7名男生,在2001年硕士生招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并顺利通过复试,分别被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1所名牌高校录取。他们,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将以宿舍为单位携手走出母校,去天南海北读研。

    目标初定

    当714宿舍大部分人决定考研的时候,王晓云不想考。费那个劲干什么?考不上多丢人!还是先找个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吧。大家故意在她跟前说考研的事,晓云无动于衷。忽然有一天,动物科学系96级一宿舍“七姐妹”全部考研成功的消息震惊全院,(本报曾报道),也点燃了众多考研学子的热情。一天,心直口快的姚静说:人家“七姐妹”一块读研,如果我们宿舍都能考上,那就是“八姐妹”,比她们更过瘾!说完,大家都看着晓云。晓云乐了:都看我干吗?我考还不行么,咱们就创出个“八姐妹”一块读研!

    无独有偶,714的对门715也准备创出个“八姐妹”,更巧的是,与其中两位同学在同一课题组的1—319宿舍7名男生也雄心勃勃准备创出“考研七兄弟”的名头。于是,这三个宿舍的姑娘、小伙们从此铆足劲,开始了考研路上的摸爬滚打。

    一路艰辛一路歌

    自从决定考研,他们就真正体味到了什么是“苦”。但目标既已定下,再苦再累也要坚持。319的张书建说:整天与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打交道,要耐得住寂寞,要经得起诱惑。他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担任着植保系学生会劳动部长。他总是把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之后,再一头扎进书堆,几个小时都沉在其中,浑然忘却周边的事。715的王欣丽对张书建赞不绝口:现在都已被录取了,他还是一有空就趴在桌上学呢!

    时间是宝贵的,他们从不肯浪费一分一秒。就连打饭也是高峰过后,人都走光了,他们才会走到窗口买点儿什么填饱肚子,但很多时候,饭菜都凉了,甚至已经卖光,什么都没了,只好去商店买方便面凑合一顿。

    “最怕头痛,可烦人了!晕头胀脑的,睡不好,吃不香,学不深,又着急又上火,那种滋味,咳!”快人快语的姚静发出感慨。是的,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对于考研人是最重要的,长期以来,714、715和319宿舍的同学们一直坚持跑步、打球,他们不敢放松自己,他们需要用运动来确保身体不出任何差子,用“苦中作乐”的法子使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在最佳。今天,当他们打量自己健康的体魄时,不由得戏称:这是考研的功劳。

    我们相携走过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园林园艺系准备调整宿舍,但调到714、715时,大家死活不依,她们要实践“考研八姐妹”的誓言,怎么能分开呢?系里只好作罢,于是,在艰辛的考研路上,她们相携走过。

    考试前两个月,715的徐敏忽然心跳加快,浑身乏力,怎么也学不下去,她慌了。同学们急了,孙海燕放下手中的课本,带她到处转悠,一句句暖心的话慢慢驱走阴云,一张张关怀的笑脸使她重树信心,终于战胜紧张与压力,以383分的优异成绩被浙大录取。

    319的7位男生喜欢聊天,晚上学到很晚回来,上了床还要聊个眉飞色舞,这习惯一度使他们白天学习效率不高。一天,他们相约来到学校近旁一家小餐馆,几杯清茶,数碟小菜,在明亮的灯光下,他们互相鼓励,下决心管住自己,集中兵力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7人中,张书建以396分的最高分被云南农业大学录取,李永考了379分,由于种种原因,他却得到了自费的通知,农家孩子,自费何易?消息传来,大家急坏了,在北京实习的梁文星四处联系,最后帮李永调剂到了中国林科院。电话打回来,李永连声道谢,梁文星忍不住笑:缺了你一个,怎能创造“考研七兄弟”?

    最是难舍故园情

    就要离开生活了4年的母校,感情上竟如此难以割舍,这是他们这些当初不情愿进入农科院校的学生自己也不曾料到的。现在,当他们滔滔不绝地说着对母校的留恋时,自豪与欣慰溢于言表。“其实单靠我们自己不行,还是学校倡导得好,学风好。”我们班11名女生全被录取,今年咱们学校的考研录取率已经超过40%了呢?”“我们一点儿不比别人差,关键是要自己瞧得起自己。”“非一流的学校也能出一流人才!”你一言我一语,让人几乎分不出彼此。其实,何必分得那么细?徐敏日记中的一句话道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如果重新选择,莱农,我仍将选你。

(特区青年报2001.6.26第一版)

作者:邵丽英 陈瑞远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