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大众网:90后大学生菏泽下乡“插队”

时间:2013-01-11 来源:大众网

原标题:90后大学生菏泽下乡“插队” 体验7天苦与甜

大众网菏泽1月11日讯(见习记者 杨曼)1月6日,青岛农业大学的15名学生组成了一个三农服务小分队,他们来到牡丹区吕陵镇乔堂村体验了一把下乡“插队”生活。慰问老人,学校支教,教农村孩子学跳舞……寒冷的冬天,15名大学生为小村带来了丝丝暖意与欢笑。

寒冷挡不住的热情

三农服务小分队的驻地在队员杨婷的家,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杨婷告诉记者,她家的房子好长时间没住人了,爸爸妈妈都在江苏打工,逢年过节才回家,房间里除了电热毯没有任何取暖设施,三个人挤在一张床上,还算暖和。

“男生住的条件比我们差,是我叔叔家的老房子,睡得是通铺,昨天晚上,他们几个准备在屋子里生火暖和暖和,弄了好长时间,火没生起来,结果弄了一房子烟,睡觉感觉像神仙,烟雾缭绕啊!”队员吕盼盼开玩笑地说,虽然农村的条件比不上学校,但他们乐于接受这种磨练。

“下乡”有苦也有甜

“在这一周内,我们每天都是6:30起床,11点睡觉。”三农服务小分队队长周光辉告诉记者,刚到村里的两天,他们先是教村里的孩子学跳舞,还为村里的农民讲授了一些农业知识;9日、10日,又去了吕陵镇万福小学,开始了两天的支教生活。

“这次下乡服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亲自动手,我才发现很多东西是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实际情况纷繁复杂,并不能用一个公式、一条定律去分析。”小分队的副队长孙晓玮告诉记者。

“这些大学生来到我们村上,给村里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他们每天吃完晚饭都会去我们村头的广场上,教孩子们广场舞。”村民乔大爷告诉记者,“孩子们特别喜欢和他们玩,我感觉就和当年的知青差不多,啥都会,我家孙子每天都会去他们住的地方补习功课。”

舍不得这里的“style”

在队员们的驻地,记者远远地听见放着欢快的音乐“江南style”,原来他们是在为一场演出做准备。周光辉说:“我们是1月6日来到的菏泽,实践活动安排的是7天,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了,我们和村民有个互动的文艺汇演,今天排练就是为了明天的演出准备的。”

“没下乡之前我是绝对不允许别人用我东西的,尤其是杯子,但这次下乡,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这里的民风很淳朴,有的老奶奶都喊我‘小’,后来听杨婷说,这是鲁西南一代对男孩晚辈的昵称。”队员陆鹏告诉记者,在这里有苦也有乐,到了要回去的日子还真有些不舍。

去支教的路上

万福小学支教合影

志愿者和同学们做游戏

志愿者教孩子们唱歌

志愿者和作文比赛获奖的孩子们合影

志愿者和村民拉家常

同学们在排练江南style

作者:见习记者 杨曼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