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全景中国》:“科技小院”落户自家,他在玉米地里闯出新天地

时间:2023-10-17 来源:华语环球·青岛台

【编者按】10月11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全景中国》以《“科技小院”落户自家,他在玉米地里闯出新天地》为题,采访青岛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大二研究生于泉与玉米科技小院的故事。 

主持人:“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校科研,一头连着田间地头,正成为乡村振兴舞台上的大角色。在山东青岛也有这样的科技小院,小院里的学生们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提供技术解决问题。是一群能吃苦,活跃在基层的科技工作者。于泉是个典型的95后,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在青岛农业大学的一帮自找苦吃的人聚在他家玉米地里做科研时,这个纯纯的理工男被他们深深吸引。通过考研科研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今天的节目我们来听青岛台制作的科技小院落户自家,他在玉米地里闯出新天地。烈日当空,记者在位于山东青岛莱西市于旺庄兄弟家庭农场的玉米科研小院,见到了于泉。这个1999年出生的莱西小伙个头不高,但精气神儿十足,因长期在玉米地里科研,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他一边在玉米地里来回踱步,一边和记者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于泉:“我种的一些玉米啊长得比别人的小,我得做不同的处理嘛,有的施很多的肥有的不施肥,我的一开始长得特别黄,大家都说你个地完了长不出棒子来了,现在好了,后期他缓过来了可能是长得又大了,研究的比较细致,如果通过这个实验,能给大家一点灵感啊,以后可能会对这个玉米品种有改变。”

主持人:“于泉是青岛农业大学研二的学生,别看眼前的他,津津乐道地讲述着自己的试验田,他骨子里是个地地道道的理工男。2020年的一次机缘巧合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的大二学生于泉,怎么也没想到,青岛农业大学的玉米科研小院会落户在自家的农场,更没想到这个机缘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于泉:“大二的时候,科技小院就到这里来了,当时正好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就决定考这个小院,因为和他们接触了很长时间的时候,觉得这个挺好的,我就选择考科技小院了,加上自己家里,嗯从事农业嘛,我就挺想继续学习学习,然后如果有可能的话,就将来可以改造一下。”

主持人:“2020年暑期,正值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陈延玲副教授带着研究生,把科技小院建在于泉家的家庭农场。玉米追肥时期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杆子已经长到2米多高,穿梭于田间划伤皮肤是常有的事,田间蚊虫特别多,但是陈教授和研究生,不得不穿梭于闷热的田间进行追肥,期间除了要遭受蚊虫的叮咬,还要忍受玉米叶子齿状边缘,划过手臂和脸颊,如针刺般的疼痛,而部分实验田的开辟和管理,也让师生们每天忙碌不已。自那时起,于泉每天跟陈教授师生一起干活,全程跟随团队一起在实验田中追飞。”

于泉:“哎那时候是真的累,那时候3点多就起来了,就是因为现在这个点你根本干不了活,太热了就只能早晨早早的,那时候凉快就那时候干,肯定是凉快的时候,热的时候就不干了,太热了受不了。”

主持人:“白天忙完农活,晚上他还与父亲和他的二伯,一起听陈教授讲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师生们一起开展科研小院的试验,与技术培训,久而久之就在科技小院师生的影响下,于泉对农学越来越感兴趣。”

于泉:“老师来以后,他说其实这个玉米收不收获,有个标准的,你就把棒子掰下来,然后当那个玉米粒的尾部,那个地方出现了黑层,这就代表产量达到最高,这时候可以收获,原来他也不看他就直接这么看着,差不多了啊该收了呃呃地里的机器就进去收了,老师来了以后有了一个,给了一个这个信号,知道这样的可以收获,这样产量最高。”

主持人:“受陈教授和这帮整日泡在田里的研究生们的影响,于泉有些震撼他们所采用的玉米种植方式和教学模式,是他闻所未闻的。一直以来,家中二伯和爸爸经营的农场,播种随机器,施肥靠扬洒,各种管理都比较粗放和松散,陈教授他们的研究和指导,让他知道了,原来种玉米还有这么多讲究,也让他首次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了玉米的生长管理,经过小院的不懈工作,两年来,家中农场玉米选种等方面,有了不少改变,产量也有了切实的增加,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很有意思。那段日子里,陈延玲教授和几位研究生之间,相互照顾关心,他们同挥汗共劳作,师生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情谊,也让于泉羡慕不已,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于泉似乎渐渐明晰了自己的前路方向,在大三暑期开学后,本是机电自动化的学生,选择跨学科考农科研究生,功夫不负有心人,于泉最终以专业第三名的,初试成绩成功上岸,复试之后又提了一个名次,如今的他已经读到了研究生二年级,在自家的玉米地里,心怀梦想又脚踏实地。”

于泉:“研究的目的是提高玉米的品质,就是研究出一种新的那种种子来,他的品质什么质量都很好,像这种玉米他的那个氮浓度不高,让他氮浓度高点,我是那种类型的,那个研究方案,就是想让他的那个氮浓度高,就产量又高,籽粒里头的氮浓度也高,就是营养品质要好,产量也要高,就是这两个目标。”

主持人:“要研究出新品种,产量不是关键,为了能从大田实验中培育出新品种,于泉和他的学弟学妹们,在田里做起了绣花针功夫,他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对待每一块试验田,在每一株玉米上播种心血,他用坚定的语气说出只能成功。”

于泉:“我们这是一年只能种这个,这个时间段种吗,你要是失败了的话你就得延毕了,不能失败,在种之前都做了很多的那个方案,我分成了105层105个品种,怕有不成功的所以就多种了几个,种了105个,到时候可能会筛,但是他都出苗了,出苗了只要同时出苗,然后长得都差不多那种均匀就行,不也等种上了有的长出来,有的没长出来,那样就完了,这个大田实验得两年,这才第一年,你第一年种出来没有说服力,你得两年,数据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人才认你这个数据,你要一年的话人不认。”

主持人:“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一个院落几间农房,背靠希望的田野,学校师生秉承科技小院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宗旨,实现了专家与农民零距离,科研与生产零距离育人与用人零距离,努力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像于泉这样,选择在科技小院,里耕作的学,人越来越多,他们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于泉和他的同学们,也在科技小院前辈们的指引下,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累但快乐着。”

于泉:“我的偶像我要说张福锁院士,科技小院的创始人。科技小院其实不是只有玉米,你看光咱们这里就有玉米和胡萝卜这些品种,还有花生那种的肯定都有,你像南方就两样了,芭蕉科技小院,红果科技小院柑橘科技小院。他们研究水果这些,但是张福锁院士能把这么多小院都能统领好,构建起这科技小院网络,真的很厉害,陈延玲老师他是在吉林梨树小院,他们那时候比较条件比较艰苦,他们就也是在一个屋里,然后大家也得写日志嘛,每天都得写日志,但是就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没有网络,只能找村里唯一一户有网的,然后在他那里把这个日志上传,每天都那样。但是他说就累并快乐着。”

  相关链接:        https://chinese.cri.cn/2023/10/11/VIDEg9vNrc9oPsHMJsb3uThM231011.shtml

编辑:刘琨 薛寿鹏 赵茗芳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