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赵文冰赵磊)10月6日,“蓓蓓”的母亲“梨花”已经进入预产期多日,但还没有生产的迹象。难道是它不愿费力气,真的要等到剖腹产?
6日上午,记者和柏学进教授一起来到莱阳农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实验场,“看望”让人期待多日,但却一直不生的,世界首例超数排卵体细胞克隆牛的胚胎移植犊牛“蓓蓓”的母亲———“梨花”。但它丝毫不理解大家焦急的心情,在牛栏里不紧不慢地散步。“怎么还不生呢?”柏教授情不自禁地嘀咕起来。
中午,柏学进教授和董雅娟博士,联合专家组的部分成员,一起观察“梨花”的情况。
柏教授先是用手稍微用力地按“梨花”的腹部,当他突然把手拿开时,看见“梨花”的肚皮一阵紧急的“颤抖”。“别害怕,这是皮肤受刺激后的正常反应”,柏教授告诉记者。随后,记者根据柏教授的指点,来到“梨花”的正身后,根据他手指的方向,观察“梨花”的胎动。只见它的肚子轻微地起伏,时而突起,时而陷下。“这就是胎动”,柏教授说。为了进一步了解胎儿的情况,他再次对“梨花”做了直肠检查。他戴上手套,左手持牛尾,右手插入直肠,检查胎儿情况。当柏教授变换着姿势去探摸胎儿时,只见他一会眉头紧锁,一会微微露出笑容,我们都紧张得屏住呼吸,生怕胎儿出现问题。过了一会,柏教授微笑着摘下手套,走出牛栏。看到柏教授的微笑,我们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下来。“胎儿怎样?”本来打算不问的,但是记者还是忍不住问了起来。“应该没什么问题。”柏教授说。
胎儿基本正常,但是“梨花”就是迟迟不生。下午记者再次赶到牛场时,遇到了专家组的成员、负责临产的毕可东教授。当记者再次问起已经不知道问了多少次的问题时,毕教授笑了:“看现在的情况,今天还够戗。”
针对这种情况,有关专家提出了多种方案:有的提出打催产针,有的提出剖腹产。对此,柏教授告诉记者:“如果再过一段时间还是不生的话,我们可能会选择剖腹产。因为胎儿此时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剖腹产会对母体产生一些影响,而对‘蓓蓓’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梨花”,你真的要等到剖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