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岛农业大学的创业团队自主研发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软件“蜗牛,飞吧”,11月初捧回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银奖。据了解,“蜗牛,飞吧”软件是我国首款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研发的软件,供自闭症儿童家长、康复机构老师免费下载使用。截至今年10月,软件的下载量已突破6000次,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今后,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该软件非常具有推广意义。
青农大创业团队获全国银奖
11月2日,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挑战杯”创业计划团队“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系统研究推广中心”赴武汉参加了今年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经过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团队的激烈角逐,他们研发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软件“蜗牛,飞吧”,荣获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银奖。
记者了解到,“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系统研究推广中心”由青岛农业大学的9名大学生组成,其自主研发的软件“蜗牛,飞吧”,是我国首款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研发的软件,供自闭症儿童家长、康复机构老师免费下载使用。“蜗牛,飞吧”软件的开发不仅获得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该推广中心还与青岛圣之爱康复中心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并得到了青岛市妇女联合会、青岛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推广。
历时一年研发专业康复软件
从2012年开始,“蜗牛,飞吧”研发团队的成员就定期前往青岛圣之爱康复中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与孩子家长、老师的交流中他们了解到,自闭症儿童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可利用的教学设备单一,而且费用较高,成为自闭症儿童家庭不小的负担。为此,他们在青岛圣之爱康复中心老师的帮助下,了解了自闭症儿童的思维模式和康复训练要点,从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小软件入手,开始研发适用于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免费学习软件“蜗牛,飞吧”。
“我们从去年3月份开始着手做软件开发,中间经过不断的修改。其实,软件研发最大的困难就是,怎样根据自闭症儿童的思维做出对他们有用的软件。比如连线游戏,如果是正常的孩子会知道把所有的元素对应好,但是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就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提示。”青岛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大四学生褚佳楠是“蜗牛,飞吧”软件研发的核心成员,他告诉记者,在今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当天,他们正式推出了“蜗牛,飞吧”公益性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软件,并于4月30日发布了升级版,辅助康复机构、老师、家庭进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考虑到不同自闭症儿童的发展情况,软件还在设置上注重梯度安排,从基础能力到综合能力渐进过度,认知板块里根据图片分类汇总,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纸质卡片;点连线分为初级点连线、中级点连线和迷宫三部分;蜗牛碰碰车板块则注重师生互动、家长孩子互动,注重创新性思维的开发。而且,软件还可实时与自闭症儿童进行语音交流,不断进行语言鼓励和提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下载量已突破6000次
目前,“蜗牛,飞吧”软件已经在青岛圣之爱康复中心进行了教学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对康复程度较好的自闭症儿童帮助较大。“之前我们也尝试过类似的学习软件,但是自闭症儿童用起来不实用,内容少而且不易操作。这款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软件开发成功,主要能够锻炼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直接放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使用,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卡片。很多自闭症患儿本身就很喜欢手机,也喜欢玩游戏,所以特别喜欢用这款软件进行康复训练。”青岛圣之爱康复中心的副院长兰孝松告诉记者,平时教学中一套不足百张的卡片售价就在200元到300元之间,而且使用寿命较短。“蜗牛,飞吧”软件让老师和家长有了专业的康复工具,而且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这款软件非常具有推广意义。
记者获悉,截至今年10月,“蜗牛 ,飞吧”软件的下载量已突破6000次。“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系统研究推广中心”的负责人郭彤彤说,今后他们将继续扩大对软件的设计和研发,为满足使用者逐步增加的反馈需求进行软件升级。而且,还要结合自闭症儿童的脑电波开发智能手环,开发出一整套针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体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