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第二届“齐鲁晚报杯”山东省十大优秀教师简介

时间:2002-09-08 来源:齐鲁晚报

  傅有德,男,1956年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西方哲学、犹太哲学、宗教学研究。1992年出版的专著《巴克莱哲学研究》荣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出版的专著《现代犹太哲学》填补了国内研究的一项空白,该书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近年来出版著作和译著10多部(包括合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国际合作、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山东省拔尖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教学成果获得者。

  张慧,男,1963年生,民盟盟员,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省重点实验室山东师大逆境植物实验室主任,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1)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盐地碱蓬耐盐关键基因Ssnhxl(盐地碱蓬N+/H+反向运输蛋白),并已申报国家专利。(2)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盐地碱蓬耐盐功能基因组研究,构建了盐地碱蓬EST文库,从盐地碱蓬中克隆了一系列耐逆相关基因(有关研究工作发表在国际主要刊物“Gene”杂志)。(3)首创拟南芥近缘种盐芥的分子遗传学模式研究系统,为植耐盐性研究开创了新的方向。1994年获山东省政府颁发的“后稷农业科研金像奖”;1997年获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2001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董双林,男,1956年生,中共党员,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双林同志教学科研成绩显著,近5年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5项,在滤食性鱼类摄食生物学、低硅盐碱地养殖池塘生物学与水质调控技术、对虾生理生态学、海水养殖池塘水质管理和防病技术等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推广区总产值18840万元,利税4842万元。近5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原刊物10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1998年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获得国家科委中青年农业科技骨干称号,2000年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

  山红红,女,中共党员,1959年生,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山东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山红红同志任山东石油学会理事及石油炼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出版三部教材。九五期间承担的国家教委教改项目获中石油集团公司教学优秀奖二等奖和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她是全国重点学科化学工艺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长期致力于石油加工、化学反应工程方向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篇。她以第二负责人开发的创新技术“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技术”已工业化成功。该技术是继60年代分子筛催化剂和提升管化裂化工艺技术出现以来的又一次催化裂化技术的重大创新,共获专利9项。

  柏学进,男,1964年生,中共党员,莱阳农学院动物科学系教授。主持省教育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克隆牛技术的研究”,成功地克隆出我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的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特别奖;被评为2001年省十大科技成果。主持国家科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应用胚胎生物技术建立高产奶牛繁育体系和生产体系”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国内空白。主持省级“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奶牛半胚冷冻保存及多分胚制作技术的研究”和“牛奶胚胎移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填补了奶牛半胚裸露冷冻保存技术的国内空白。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级畜牧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56篇,其中6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多次被评为院、地市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省新长征突击手、省第五批青年科技骨干及学科带头人。

  孟庆伟,男,1959年生,中共党员,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庆伟同志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兼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光合作用和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4部。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并承担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的部分研究工作。在Crop Science,New Physiologist,photosynthetica,植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作物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崔海正,男,1947年生,中共党员,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被评为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二等奖,连续多次获校课堂教学综合测评优秀奖。担任校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作为分卷副主编编著的高校本科教材《中国分体文学史》获华东地区教材著作一等奖。主持并完成省级社科重点研究项目2项,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参编著作28部,发表论文70余篇。获各级科研奖30余项,其中山东省社科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全国夏承焘词学专业二等奖1项;省教委社科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济南市社科一等奖2项等。被评为济南市专业技术优秀拔尖人才,受到重奖。

  刘喜友,男,1956年生,中共党员,山东科技大学基础部教授。刘喜友担任山东科技大学男子篮球队主教练一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94年至今连续六届获山东省大学生男篮冠军,1996年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华东区男篮亚军;获第五、六届全国大运会男篮总决赛第四名;1999年获CUBA男篮八强季军;2000年获第三届CUBA东北赛区亚军;2001年获CUBA男篮八强赛季军;2002年获四届CUBA东北赛区冠军,最后勇夺第四届CUBA全国总冠军,山东科技大学男子篮球队被省教育厅通报表彰。近年来共撰写17篇论文,其中《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研究及其训练》等10篇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国体育科技》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主编和参编了《学校体育教程》等9部专著。1995年被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授予“山东省优秀体育教师”称号;1996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称号,并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学校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王文省,女,1946年生,中共党员,聊城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系教授,被学生称为“不但传授给我们文化知识,还教给我们怎样做人的慈母般的教师”。她治学严谨,教学质量优异,数学专业毕业生2002年考研率达53.9%,被历届毕业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多篇被国际权威期刊美国数学评论和中国科学院《中国数学文摘》收录,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先后出版专业教材和专著5部,达300多万字。先后12次被授予“省高校巾帼建功标兵”、“地区三八红旗手”、“院级优秀党员”、“院首届师德标兵”等多种校级以上荣誉称号,获校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11项。

  管英俊,女,1965年生,中共党员,潍坊医学院教授。她主持的实验胚胎学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先后主持和合作课题9项(主持4项,合作5项),近五年来在国家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参译论著5部。“神经管畸形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获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博士论文《神经细胞正学和异常发育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获山东省1999年度优秀博士论文及山东大学2000年度优秀博士论文。“FGF在神经正常和异常分化中的作用”2001年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被评为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01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确定为山东省第五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山东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作者:记者 封肖丽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