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自愿交纳60万元“特殊党费”
莱阳农学院党员教师资助400贫困生
本报讯(记者 孙军 通讯员 孙贵山)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3级博士研究生李巧云,今年毕业自愿回到曾培养自己的母校——莱阳农学院,当了一名普通教师。李巧云是该校1998年实施“特殊党费”资助特困生的首批受益者,在校期间,她每月获得50元资助。她表示,她也要像莱农其他教师一样交纳“特殊党费”来救助贫困生。
记者看到莱阳农学院提供的一份全院2005至2006年度各党支部联系特困生名单,上面标注着该院95名特困生与各党支部结对一览表。据悉,莱阳农学院建立党支部联系特困生制度始于1998年,至今已有9年。每年度全院各党支部结对帮扶的贫困生虽然名单变了,但是莱阳农学院全校干部和教职工党员,每月交纳“特殊党费”帮扶贫困大学生这项工作,已经成为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始终没有变过。据统计,9年间“特殊党费”总额达60余万元,资助了400多名学生。
学院环境艺术学院党总支部书记刘培利给记者讲了一件感人的事情:2004年8月,学校新生入学报到,来自山东省菏泽农村的新生李素霞的父亲无奈地说:“孩子学费没凑齐,学校收就学,不收我就领孩子回家不上了!”二话没说,刘培利让李素霞留下了。学校除了每月资助她50元外,还向她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帮她申请了助学贷款。李素霞告诉记者,现在她可以自食其力,不用花家里的一分钱,连年荣获奖学金,并郑重向学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在物质上得到资助,而且在生活、学习和思想上,也得到党支部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激励。他们奋发学习的劲头足了,自立自强的性格逐步培养形成。目前,已有64名受到资助的特困学生在校加入了党组织,96人考取了研究生,84%的学生被评为校级综合素质优秀学生、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800多人次在各项活动中获奖,这些指标都远远高于同年级学生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