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在大学校园里,你有过为找自习室而烦恼吧?也有过为丢失东西而焦急吧?青岛农业大学男生高骁自建网络服务站,专门为同学们排忧解难,被大伙亲切地称为“青农媒婆”。如今毕业季即将来临,这个“媒婆”却犯难了。昨天高骁告诉记者,他想给自己的服务站找个信得过的接班人。
“建服务站最初是想提高自己。”高骁的记忆回到3年前,那时他上大二。发现自己与丰富的校园生活有些格格不入,为了锻炼自己加入了校学术部。可干点什么呢?临近考试,急于复习功课的他发现,寻找自习室是个既浪费时间又麻烦的事。“我想其他同学也面临这个问题。”
“能不能在教学楼前设立一块展板,将当天某个时间段空闲的教室告诉大家?”高骁终于发现了用武之地,于是,他找校教务处要来信息,书写在展板上公示出来。可是问题来了,每天书写,部里的学生干部要轮流值班,自己不方便不说,受益面也小。后来,他想到手机,通过飞信发送,可缺陷是发飞信有字数限制,而且为此还招来埋怨,原因是突然接收飞信打扰了同学休息。
“当时,微博在学生中很流行。”高骁说,服务平台又转移到微博上,他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 “青岛农业大学服务站”。很快,微博的浏览量猛增,从每天四五千人到最多的三万余人,粉丝也多达万余人。
再后来微信又兴起,对他来讲,服务面当然是越大越好,于是,“青岛农业大学服务站”又扩展了微信和QQ平台,服务内容也更加丰富。在高骁的手机微信上,有考研信息、考试查询、蹭课服务等,板块特别多。他也因此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青农媒婆”。
不过,也有让他担忧的事情发生。随着自己粉丝的增长,也让一些商家看到商机。期间,不少商家曾主动联系,让他帮忙发一些广告,如招工、兼职、产品销售等,并许以报酬,对于这样的要求他一概拒绝。
“3年里,我投入了大量经历和感情,说实话,这个平台就像是我的孩子,实在有些割舍不下。”即将毕业的高骁说,希望有人能接过接力棒,将这个平台继续做下去。说起来似乎简单,但如何保证公益平台不被利用,是他最担心的问题。“不管以后谁来管理这个平台,都要接受校团委老师的指导和监督。”高骁已经为自己的“孩子”想好未来。
《青岛早报》2014年5月21日 第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