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齐鲁晚报:青农大:改良“病土”助增产

时间:2013-06-18 来源: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6月12日讯(记者 李珍梅 通讯员 陈太安 杨宗玲) 一片土地,连续多年种植同种作物,病菌便会连年累积,形成病土,严重影响作物发育及产量。青岛农业大学教授给农民介绍土壤处理产品和技术,不仅有效处理了病虫害,而且使得作物产量大大增加。

莱西市店埠镇是山东省胡萝卜的主要产区,后屯村则是当地胡萝卜的中心产区。近几年来,正当村民们信心百倍,要在胡萝卜生产上大展宏图的时候,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却不期而至,产量大幅下降,部分地块甚至绝产。无奈,村民们向青岛农业大学求助。经过几番考察,农大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姜卓俊为他们介绍了“液体氰胺化钙土壤处理技术”。

姜卓俊介绍,“连作障害”是指同种作物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栽培,所引发的病虫害严重及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即便进行常规肥水管理,也会引起生育不良、产量下降的现象。为此,部分地区农民使用高毒杀虫、杀线虫剂“神农丹”。但“神农丹”主要成分是一种叫涕灭威的剧毒农药,50毫克就可致一个50公斤重的人死亡。近日潍坊爆出的“毒姜”就是因为使用了“神农丹”。因此,找到一种既能杀菌又安全的土壤处理剂尤其重要。

氰氨化钙俗称石灰氮,是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姜卓俊不仅给农民们介绍有效的产品,还教会农民科学的土壤处理技术。第一年试验下来,效果出人意料。作物产量全面恢复,有的甚至一亩地能收到1万斤胡萝卜。目前,这种土壤处理技术推广到了安徽、河北等省。

作者:记者 李珍梅 通讯员 陈太安 杨宗玲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