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半岛都市报:放弃“事业编”重返新疆

时间:2013-03-29 来源:半岛都市报

放弃“事业编”重返新疆

青岛农业大学毕业生许晓艳情系西部,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2005年7月,从青岛农业大学毕业的许晓艳做了一个“犯傻”的决定,毅然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新疆木垒县照壁山乡“远程专干”,下村指导远程教育工作,教村里的电脑操作员操作电脑。一年后因特殊原因带着不舍黯然离开木垒,回到山东后考到了淄博市广电局。2010年年初,她做通家人工作,重回木垒 ,成为一名执著的西部志愿者。近日,她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义无反顾选择偏远地方

许晓艳家是淄博的,2005年7月,她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从青岛农业大学会计学专业毕业,那时候她有很多选择,青岛市《交通与运输》杂志、北京“司晶学堂”编辑部、淄博市公安局……“我要去新疆,我要当一名偏远地区的志愿者。”刚毕业不久的许晓艳做出“犯傻”的决定,义无反顾地第一个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听说学校很少批女生的申请,她还专门跑到学校团委,一次次表白她对新疆的感情。最终,她成为那年青岛农业大学唯一的女大学生志愿者。那年,她被分到昌吉州木垒县照壁山乡。

3月26日下午6时许,记者电话联系上了许晓艳,她之前在为一个文件和一次招待会忙得焦头烂额,刚刚闲下来不久。提到她的新疆志愿者之路,她显得很低调。

许晓艳告诉记者,2005年7月25日晚,她赶到木垒后正式开始了志愿者生活,一年的时间里,她先在木垒县照壁山乡干过“远程专干”,随后又在西吉尔镇做过“远程专干”、宣传文化站副站长、团委书记,西吉尔中学计算机老师等工作。她至今很难忘怀自己在新疆的第一份工作:“远程专干”,“下村指导远程教育工作,教村里的电脑操作员操作电脑。”

放弃家门口工作,再回木垒

青岛农业大学一位负责志愿者招募的老师还依稀记得许晓艳当年的服务鉴定表,700字的评语是他第一次看到。“根据相关规定,服务鉴定表上有服务单位评语一栏。一般而言,单位会在这个地方简单盖个章,表示志愿者来过,但是西吉尔镇却专门另找纸写了700多字的评语,评语中不乏对许晓艳的高度肯定。”2006年7月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结束。她因延期中间环节缺失,不得不在2006年夏天离开木垒。

许晓艳在电话中告诉记者,2006年9月份,她参加了淄博市的一次事业编考试,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淄博市广电局下属电台,因为业务能力突出,她还承担过中央一级领导在淄博市沂源县视察期间,沂源农业的讲解工作。

一晃到了2010年,许晓艳的工作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可她再次做出让亲人“难以理解”的决定:重回木垒。就这样,2010年初,她再次坐上了前往乌鲁木齐的火车,来到让她几年来魂牵梦萦的木垒。“颠沛流离许久后,我想,我终于回家了。”许晓艳在一篇日记中提到了自己再回木垒的真切感受。

“木垒县在一般人看来是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和山东有不一样的饮食习惯,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差,在外人看来很苦。可是我从来没觉得,相反,我觉得在这很踏实,也很快乐。”许晓艳说。

“我们每个人都是雷锋”

据了解,许晓艳是外地到木垒的那批志愿者中唯一的女孩子,所以除了工作出色外,在木垒也受到不少村民的特殊照顾。做志愿者期间,她每次到村子里去都能引发一顿“争吵”,因为村民都会争着抢着让这个“山东来的丫头”去他们家吃饭。

记者从许晓艳的工作简历中看到,再次回到木垒县的她先被分到了县委办公室信息调研科,一年内上报信息797条,被采用182条;参与修改、校对了约110万字的文件材料。2011又成为木垒县白杨河乡党委委员。2012年3月至今是木垒县政府党总支副书记、办公室副主任。

“每次感觉有些累的时候,我觉得有很多人都给我一种支撑和坚持下去的勇气。其实木垒那边从资源环境到人文地理都比我们想象中好太多太多,我觉得自己做的实在太少太少,但是得到的却太多太多。我很喜欢郭明义的那句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雷锋,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传递温暖,传递一份正能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帮助别人都很快乐,这就足够了。”作为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代表,许晓艳在发言中深情地说。

许晓艳到居民家中了解情况。

作者:记者 张涛 图/许晓艳提供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