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25日,青岛日报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为题,采访了市政协常委、青岛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中华。
岁末年初,很多高校的工作已经进入期末收尾阶段,准备迎接假期的到来。但市政协常委、青岛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中华仍然步履匆匆,白天忙调研、搞科研、做讲座,晚上还要静下心来,撰写提案、编著专业教材,伏案工作到深夜成了他的常态。
自2022年当选市政协常委以来,李中华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参加各项民主监督、建言资政活动,提交委员议案9份、专题报告和建议多份,多项建议获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同时,他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工作,足迹遍布全国三十余省区市,累计义务辅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1000余家,建立专家大院、专家工作站、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60多个,培训农村基层干部、涉农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农村实用人才等,为“三农”事业培育大量人才。
2018年,李中华牵头成立工作室,以“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奉献三农”为宗旨,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加强业务合作、开展社会服务等形式,辐射带动学校行业领域专家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工作室视频号长期讲授公益讲座,累计受众18万人次。很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他的指导和帮助走上正轨,并成为引领农民闯市场的有效载体。
为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他参与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合作社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填补了我国合作经济高等教育的空白。2022年起,李中华担任青岛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并参与创建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全身心投入智力支持乡村振兴事业中,打造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模式和农业“新十产”融合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链接:https://epaper.guanhai.com.cn/conpaper/qdrb/h5/html5/2024-01/25/content_144591_299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