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大众日报:现代科技中介不能只懂买卖

时间:2014-03-24 来源:大众日报

在开发、转让、服务、咨询4项技术合同中,我省转让合同的增长远低于其他,整体看,全省科技中介机构发育比较初级,这中间有很大的市场机遇。

  □ 记者 王亚楠

“这次和中介公司合作,我一定要找个好‘接力棒’,可不能再让樟芝掉到‘空’里。”3月16日一早,青岛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主任宋爱荣就打来电话,说已和科技中介公司达成初步意向,准备签约合力推动其研究成果——樟芝多糖的转化,但却又不是简单的报喜。

樟芝,是一种台湾独有的、至今无法人工栽培的真菌,以其解毒、治愈肝病等神奇效果,被视为珍贵药材。近年来因发现其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抗性,价格飙涨,目前一公斤天然樟芝子实体要价高达数十万元。宋爱荣的研究,使得樟芝子实体中的菌丝能够通过独特的生物发酵工艺,进行大量培养并稳定提取多糖等有效物质,使之具备了市场化开发的条件。早在2009年,宋爱荣就曾向记者表示,这一研究具备了基本的转化条件。为什么5年过去了却没有转化?

“如果转化指的就是把成果卖出去,不难。”2002年,宋爱荣在药用真菌领域的第一个成果——灰树花多糖,就以900万元的“天价”转让至企业,引起不小的轰动。但至今在国内市场却看不见产品,多年研究的成果掉到了“空”里。宋爱荣反思:当时那家企业虽然实力雄厚但并没有相关业务,而要真正开发成药品,还需要临床、药物代谢研究、药号审批等深入研究和复杂程序,“其实他们并不具备承接能力”。

引入科技中介,对青岛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一次全新尝试。青岛农业大学科技产业处处长蒋家慧说,以往学校成果的转化就是一次性卖出去,之后产品出没出来,卖得好不好,就不相干了;借助中介,就是想再往产业上“靠”一步,找到真正的好买家,让成果能真正落到应用上。

但引入科技中介公司这个“媒人”,能否促成真转化,宋爱荣心里没底:从3月10日青岛市科技局带着4家科技中介专程来交流、对接到现在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只用了不到一周。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科技中介角色比较简单,基本不具备专业的科技经济评价能力。学校具体负责跟进这项工作的殷元元说:“主要还是借助中介更广泛的市场信息资源,可能性大一点,但最终能不能寻找到合适的企业或投资人,还得依靠买卖双方的判断。”国内一知名创投公司负责人也告诉记者,他们投资的高科技项目,很少通过中介,而是由自己专门部门搜索、评估、筛选,有必要的话,还会借助专门领域的研究机构。

“我们就是‘桥梁’,主要就是寻找买家、卖家,做信息沟通及一些转让相关手续等。”参与这次成果转化的一家中介公司中负责这一项目的聂先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他表示,他们只能通过公开的专利查询和一些简单的市场调查等掌握信息,并没有办法对科研成果的可靠性和市场前景作出深层次分析,不能向买卖双方“保证”什么。

这样的中介服务显然与现在的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事实上,“转化难”主要就是指从高校、科研机构这端发起的科研及成果。这类科研立项时受个人兴趣影响较大,很多开始时并不是应用导向。要赢得企业和资本的信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化,不能只依靠一时兴起或炒作概念,而是需要第三方能够提供一个具备一定专业性的判断,对其成果能否与市场实现对接,向哪些市场方向开发更容易成功有一个基本评价。

据省技术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郭耀正介绍,在开发、转让、服务、咨询4项技术合同中,我省转让合同的增长远低于其他,而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就“更难说了”,整体看,全省科技中介机构发育比较初级,但这中间有很大的市场机遇。聂先生的公司就是今年从法务转向了技术转移中介,但除了“市场嗅觉”和“买卖”,如何担当起现代市场需求,或许是更应思考的问题。

《大众日报》2014年3月18日第1版

 

作者:王亚楠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