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周口日报:关爱留守儿童 播洒爱心阳光

时间:2014-08-29 来源:周口日报

长篇人物通讯《留守儿童的妈妈朱秀霞》6月6日在《周口日报》发表后,在国内产生深远影响。《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社、《南方日报》、《河南日报》、《大河报》以及上海卫视、河南卫视、湖北卫视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该篇通讯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学生暑期实践活动也选择淮阳县留守儿童学校进行,把知识、温暖、关爱送给了偏僻乡村的留守儿童。7月24日至31日,青岛农业大学的18名学生在两名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在中原腹地淮阳县冯塘乡安营扎寨,用青春跃动的身影深化着中国梦的内涵!

7月24日,青岛农业大学暑期周口社会实践服务团在学院团委书记孙杰老师、辅导员王甜甜老师的带领下,从青岛出发,于26日上午安全到达目的地——淮阳县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校长朱秀霞代表全校师生对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社会实践服务团联合共青团周口市委、淮阳县委和淮阳县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帮扶、心理辅导、文化宣传、科技兴教、文艺演出和“迎八一”慰问老兵等活动。

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为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情况,7月27日,社会实践服务团的队员对留守儿童进行了“爱心成长”心理辅导活动。

在队员的带领下,孩子们跟随欢快的背景音乐做起了有趣的小游戏,“大风吹”、“口香糖”,使现场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同舟共济”中,留守儿童通过互助合作、协调配合,顺利完成小组任务;在“展望未来”环节中,队员引导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梦想,并鼓励他们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孩子们在队员们提前准备好的卡片上认真写下了自己对家人、老师、朋友等最想说的话。在书写过程中,一些孩子们想到远在他乡的父母,流下了思念的泪水。在卡片上,他们或表达对远在他乡父母的深深思念或感恩在家照顾自己的爷爷奶奶,感谢学校老师的教诲或嘱咐爸爸妈妈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一字一句打动了队员们,许多队员禁不住流下了泪。队员们也在卡片上写出了对孩子们的祝福与希冀。

组织留守儿童观看励志电影

为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开阔孩子们的视野,7月27日下午,社会实践服务团的队员和留守儿童一起观看了励志电影。

看电影前,队员们带领孩子们一起观看了青岛农业大学的《校园生活纪录片》。看着镜头下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留守儿童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

随后,队员们和留守儿童一起观看了动画片《驯龙高手》。主人公小嗝嗝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成为驯龙高手,为维京人家族带来了和平,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看完后纷纷表示想成为像小嗝嗝那样勇敢坚强的人。

为留守儿童开设文艺课

当得知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朱校长即将带领部分留守儿童学生代表前往广州见他们的父母,社会实践服务团的队员精心为留守儿童安排了美术、音乐等课程,并从7月27日开始直至社会实践活动结束,社会实践服务团的文艺宣传队员将一直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文艺课程辅导。

队员李杨细心地教留守儿童唱《歌唱祖国》、《学习雷锋好榜样》、《鲁冰花》等歌曲。孩子们一遍遍地听,一遍遍地跟着学。一首首动听的歌,表达了对父母的想念。同时,另一名队员韩馥蔓教这些孩子学习画卡通版的十二生肖等可爱的图画。一名叫郑勇飞的学生告诉记者:“爸爸的属相是羊,想把自己画好的画当礼物送给他。” 

为留守儿童义务授课

7月27日,社会实践服务团全体队员走上讲台,在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进行了一天的义务授课,内容以音乐、计算机、体育、美术、手工制作为主。音乐课上,队员教孩子学唱《童年》,并讲解一些基本乐曲知识。在队员的领唱下,留守儿童很快学会了这首歌,一边打着节拍,一边齐声歌唱,把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计算机课上,队员教留守儿童玩金山打字小游戏,帮助他们熟悉打字知识。体育课上,队员带着留守儿童打篮球、跳绳、踢毽子,欢笑声、打闹声不断,久违的笑容又浮现在他们稚嫩的脸上。

举办留守儿童暑期安全教育活动

“我郑重宣誓,认真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坚决做到六不准……”

7月28日上午,社会实践服务团在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宣讲会上,队员李俊红针对留守儿童暑期安全工作重点,如防溺水安全知识、防电击安全知识等,向他们进行耐心讲解。“假期里,可以自由玩耍的时间太多了,大家一定不要单独或和小伙伴一起下水游泳,想游泳的话一定要有大人陪伴。”课堂上,李俊红反复告戒留守儿童。

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

7月28日下午放学后,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员将留守儿童安全送回家的同时,还对各自护送的留守儿童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队员了解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很差。一分队队员护送了一位小朋友回家。到达他家后,队员被他家的贫困震惊了。而这位小朋友却告诉队员:“我一定好好学习,让爸爸妈妈为我骄傲。”

为留守儿童举办文艺演出

7月29日下午,社会实践服务团在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关注留守儿童 青春共筑中国梦”的文艺演出。

晚会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向观众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活力和激情。在欢快的《小苹果》开场舞表演中,晚会拉开序幕。整场晚会节目精彩纷呈,亮点频现。歌曲《同桌的你》带领观众回味了学生时代的纯真美好;手语舞蹈《萤火虫》让大家对未来寄予了无限希望;小品《上海滩》引得现场观众笑声不断;舞蹈串烧《不要不要》和《bababa》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歌曲联唱《母亲》和《外婆的澎湖湾》更是将晚会推向高潮。最后,在全体队员的大合唱《没有什么不同》中,晚会圆满落幕。

一名队员告诉记者,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拉近了大学生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距离,缓解了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使他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意义。通过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员的积极引导,留守儿童从刚开始的腼腆羞涩逐渐转变为后来的勇敢乐观。同时,本次活动也帮助大学生深入基层关注社会热点,继而树立了良好的价值观,培养了大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拼搏进取精神。

《周口日报》 2014年8月8日 

作者:刘彦章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