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城市信报:青农大给贫困生发放“绿卡”帮助找工作

时间:2011-05-05 来源:城市信报

城市信报5月4日讯 贫困生,是一些大学生不愿被人提起的称谓,然而在享受一些优惠政策时,又时常不可避免地被人喊起,有些心理较为"脆弱"的大学生有时为避免尴尬宁愿放弃利好政策。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认定贫困生的身份,又可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呢?5月4日,记者从青岛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给贫困生发放了认定身份的"校园绿卡",一张小小的卡片,让他们避免了在校园招聘现场等被呼"贫困生"的尴尬。

“我校所有获得贫困认定的同学,都会获得一张录有个人信息的‘校园绿卡’,卡上有学生的照片、学号、编号。”青岛农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王国辉告诉记者,之所以给贫困生发放“校园绿卡”,有两个考虑:一是规范贫困生的认定,二是维护大学生们的自尊。“发放绿卡,可以规范学校的资助体系,保证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公正性,有效减少滥竽充数现象的发生。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维护学生们的自尊。”

  王国辉说,现在大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贫困生”这个称谓会给他们带来无形的压力,学生们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与称呼,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下。

  就读于该校动物科技学院的远德龙就是一名贫困生,他告诉记者,周围确实有人对“贫困生”的字眼很回避,“那些因为家庭变故而变成贫困生的,心理很抵触。因为一旦被喊贫困生,首先被勾起的是家庭突变的苦涩回忆,另外是‘低人一等’的尴尬。但有了绿卡,只要大家看到这张卡,便知道了学生的贫困生身份,在一些公共场合,这一‘刺耳’的称谓便不会再被人高声提起。”

  王国辉说,在校园招聘会的现场,因为有这张卡,让学生们应聘时多了一份自信。“学校举行招聘会时,学校便会提前告知招聘单位,对这张‘校园绿卡’的作用有所了解,并提醒招聘单位:应聘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贫困学子。正因为这样,在招聘会现场,用人单位只看卡就知晓贫困生的身份,不再口头询问。招聘现场少了一句‘你是贫困生?’学生们便多了份自信。”

  据了解,“校园绿卡”除了给学生们带来心理上的自信,学生们持卡还可在学校的爱心超市、校外周边50余家商店享受购物打折优惠,小小卡片也给贫困学子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作者:记者 李伟伟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