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青岛日报:培养文武双全的 “艺术工程师”

时间:2015-09-25 来源:青岛日报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王 娉 通讯员 陈太安 周维维

前不久,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颁奖,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2013级学生娄承帅、岳霄凭借场景应用作品《世界再大,我只想回家看妈妈》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近三年,青农大动漫学院学生就已获得国家级大赛奖励32项、省级大赛奖励154项、地市级奖项83项,为全国300多所开设影视传媒专业的高校的佼佼者。

青农大何以在影视动漫圈如此“风骚”?该校动漫与传媒学院院长赵晓春的话或许可以解答:“因为我们一直坚持‘艺术工程师’。”

过硬技术功底是根本

“为什么农业大学就不能搞好影视传媒教育?”从2003年动漫与传媒学院成立伊始,院长赵晓春就面对各种不解和质疑的声音,但他坚持认为,一所高校的教育成就与名字无关,与模式和理念有关。“美国的普渡大学最初就是一所农学院,但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已被誉为美国航空航天之母,是全世界最为知名的理工科大学之一。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大学专业设置也是根据社会和时代需求不断调整。”赵晓春表示,在影视传媒产业飞速发展的当下,青农大动漫专业不是赶时髦,而是在影视传媒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独辟蹊径,错位发展,在全国首先提出“艺术工程师”的概念,注重的是培养既有过硬的技术功底,又有丰富的艺术思想内涵的人才。

其实,青农大成立动漫与传媒学院并非“无中生有”,该学院的前身是青农大的“电教中心”,长期以来,是央视农业频道最重要的供稿单位之一。因此,学院在培养学生编导、艺术设计、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经验丰富。“艺术的传播需要技术支撑,但作品不仅要漂亮,还得有思想,能服务于社会。”刚刚获奖的娄承帅等人的作品就是秉承这种教学理念,《世界再大,我只想回家看妈妈》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回忆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传达了母亲节的祝福,在网上一经发布就被火爆转发,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

从教室出来再进工作室

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学”即能“所用”,青农大动漫与传媒学院目前有传播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广告学四个专业五个方向,所有课程模块和具体课程设计都紧密结合市场对该类人才的现实需求。在学校的教学楼里,除了各个教研室,还有“solomo媒体工作室”、“山东省大学生微电影工作室”、“动画创作工作室”……据了解,学院成立至今已投入了数千万元打造校内实践基地,配备专业摄像机、照相机、动画工作站、视频制作工作站、网络交换机等内容。通常,学生大二就接受专业课教育,大四就会进行毕业创作。创作以老师联合学生成立工作室,以具体的创作项目作为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这一点在动画专业的表现尤为突出。自2011年开始,该学院以崂山本地民间故事为蓝本,打造《崂山传奇》系列动画,每年组织60名动画专业的学生和8位动画教师一起进行为期10个月的创作。他们完全比拟动漫企业的工作团队,进行原画、分镜、美术设定、渲染等分工协作,截至目前已创作了17集,并先后捧回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电影类一等奖等五个国家和省级文艺类大奖。赵晓春透露,到2020年,《崂山传奇》将完成50集的创作。

下海前先学会游泳

有人说,青农大的动画作品属于“学院派”,只参赛获奖,却没有市场性。对此,赵晓春不以为忤。

他认为,高校的属性决定了是以培养人才为主,而不是急于将作品开发成商品,“总得让学生在下海之前先学会游泳吧。”这些年,由于培养目标清晰,人才特色鲜明,青农大的毕业生在北上广等热门城市都颇受青睐,许多招聘企业都是学校的“回头客”。比如,最早一批毕业的传播学毕业生,如今在金莽原文化传播公司等知名企业里已是骨干力量。

尽管走的是“学院派”路线,但青农大也开始试水文化产品领域。学院2011年启动动画大电影《C9回家》项目,这部五年磨一剑的作品,是目前全省唯一由高校承接的动画电影,正在走向收官阶段。

在《C9回家》创作现场,参与制作的师生们盯着电脑屏幕,一个钟头过去了,似乎画面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该片导演、指导老师董佳佳告诉记者,整个影片1300多个镜头,就需要分成7000多格画面,一帧画面常常有上百层素材的叠加。“你刚刚看到的那个外星小朋友C9躲在门边往里看的动作,属于一个镜头表演,当初就耗时两三周才完成。”如此浩大而枯燥的创作过程,如果不是对这个专业有着特殊的喜爱,恐怕是难以完成的。

而许多参与创作的学生不以为“苦”,常常夜里十点半还在工作室里熬着,直到宿管人员来关灯才走。“国产动画片涉足科幻题材原本就是个挑战,这个片子还是以青岛的城市文化为标签,我们必须得拿过硬的作品说话。”这是所有参与者的共识。或许,就是这样炼成的。

据悉,该片预计明年6月走进全国电影院线。

作者:□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王 娉 通讯员 陈太安 周维维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