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的三名学生郭芸芸、张峻铨、刘艳来到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在两周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他们了解到了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一些问题。实习结束后,郭芸芸给本报发来了记录她这些天所见、所闻、所感的多篇日记。因为只是局限于一个合作社,日记里提到的一些问题,未必全面也未必是普遍性的,但是,这确实是对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近距离的接触,带着最基层、最鲜活的气息。
———编者
第二天:资金不足制约市场开拓,面对虚假信息农民很无奈
5月13日 周三 晴
今天上午和下午的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在地瓜窖中劳动,将紫地瓜苗分类扎捆,到下午结束的时候我们都成了熟练工。展叔(编者注:合作社理事长)说,他们合作社特产地瓜原浆白酒和黄酒,这两种酒其实已经打进市里的星级饭店,但是还没有商标注册,由于该酒有着展叔的祖传工艺,味道相比于其他的黄酒味道要香醇很多。我们问展叔为什么不注册商标,展叔说建厂房成本过高,另外还有酒品的税是很高的,即使合作社做这种产品也不能免税,加上固定资产的购置需要大量的费用,超过展叔现在的承受能力。
在合作社订的报纸中,理事长发现了一份省合作社联盟的申请书,报纸上说只要交纳一定的会费加入合作社联盟就可以帮助合作社申请国家项目支持,他希望我们帮他问个明白。我们浏览了该联盟的网页发现了合作社学院我们的日本老师的名字,打电话到学院发现老师根本不知道这个联盟,而他的网页上的内容没有实质性的东西,都是在摘抄政府工作报告。在老师们调查后发现这个根本就是骗人的网站。
面对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的东西展叔很无奈,农民没有那么多渠道去探求这些的真假性,被骗的机会太大,有很多人想钻政策的空子。农民在这种时候总是弱势群体,他们受教育水平太低,接受信息被动,政策的解读要靠当地政府,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和保护他们呢?
第九天:有税务人员上门收税,国家扶持资金有人要分一杯羹
5月20日 周三 小雨
今天我们去市里的路上,接到朱阿姨(编者注:合作社财务经理)的电话说是有税务人员来要税,要我们回去跟他们解释一下合作社法,我们立刻返程。中午回到合作社时税务人员已经离去。展叔说,这里的税务人员对合作社法不了解,他们争执了好长时间,直到税务人员看到我们带去的那本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材料才无言。据展叔说他们是想来要几瓶酒,但是这样的吃拿卡要太多,展叔已经不愿再去应付了。从这个问题开始我们聊到合作社登记的问题,我们发现这个甘薯专业合作社一开始登记费用所收工本费竟然达到两万元!这个费用与我们学到的工商部门免费给登记的标准相去甚远。当地办证的公务人员在政府门前开了一个制作章程框架的门头店,每个过来登记的农民都要办理全套制度上墙,一共二十八个,收费一万二,办理这些并非要求强制性办理的物件,即使要制作,一个框架的成本也不过五十元,而农民没有系统了解法律,对这些是一无所知的,即使知道也只能忍痛办理。
后来我们看了展叔办理的证件,税务登记明明为非民办经济法人,工商登记的专业合作社下的性质竟然是企业法人。企业法人就是要纳税的法人,这正是税务人员来征税的理由。合作社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法律政策和意识是需要不断宣传和学习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渗透过程,基层工商税务部门对合作社的不了解会造成合作社发展的障碍。
朱阿姨说,镇政府不批合作社的厂房和地,因为镇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了解,他们倾向于招商引资,合作社无法得到扶持,国家批到的项目政府会打电话要求分出一部分,到最后,国家十万的资金支持竟然要给当地政府十二万,这样也无法申请到项目。这样无政府牵头无龙头企业带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问题多多的。最后展叔拿出了他给市委书记写的信,是什么样的难处会让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写这样的信呢?办理各种证明如绿色认证等的成本过高,直接导致产品无法实现农超对接,影响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第十二天:规模经营的效益明显,合作的理念尚未普及
5月23日 周六 晴
今天是实习以来最充实的一天,前一天晚上我和张峻铨列了厚厚的一叠社员名单,我们上午和中午走访了六位社员,我不由慨叹农村的贫富差距之大,也初步弄清了差距的原因。
在这些社员中有年收入达到六七万元的种植大户,也有收支相抵入不敷出的贫困户。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种植大户、收入高的人多数都关注国家新闻能及时领会国家政策,集中力量搞一定的规模经营,同时及时与外面的市场沟通联系防止因为信息闭塞而受损;而贫困者多为种植农作物的品种多,有的农民种植作物高达8种,但每种种植面积都很小,经营单薄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下,这种产品亏损那种产品盈利,只是跟随市场的脚步走,收入永远无法提高。
被调查者无一例外地对合作社没有任何概念,他们不了解什么是合作社,这些社员知道自己入社的是少数,他们只知道自己生产的地瓜和甘蓝是被统一收购,也是统一发放种子的,这些实际上是社员待遇,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至于合作社的章程、监理事会、社员大会更无从谈起。尽管如此,合作社还是帮助一部分人增加了收入,带来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