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爱向西部出发”,7月14日青岛农业大学“向阳花开·爱心支教团队”的12名大学生志愿者,带着书本、乐器和爱心,到达了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新城乡中心小学,进行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据悉,此次支教共安排了两个星期的课程,包括计算机、心理、音乐、手语等10余门课程。
挑水做饭,睡在课桌上
新城乡中心小学,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新城乡,是一所偏居西北的山村小学,学校里有十几间红色瓦房,平时吃用水都需要用扁担到蓄水池里挑,因为没有宿舍,12名大学生志愿者就睡在空置教室的课桌上。
“学校在山顶,被延绵的大山环绕着,这里的条件比较有限。这15天,我们就简单地把课桌并在一起,铺上一层褥子睡在上面。我们还打算买些油盐、大米豆油,自己挑水做饭吃。”支教队长11级应用化学专业的周雷说,“这里放眼望去都是绵延不断的高山,这里的山像海洋一样,虽然这里的条件有限,但是同学们都很激动,这对于我们来说很有意义。”
据悉,青岛农业大学爱心支教团队为孩子们共安排了两个星期的课程,包括心理、食品安全、音乐、手语等10余门课程。在出发前,支教志愿者们还通过爱心人士捐款和卖报纸等方式筹款,为孩子们带去了“见面礼”,包括书本、篮球、书包和奖学金等。
山里娃终于学上打字
7月14日,记者从新集乡中心小学校长马宏伟处了解到,新集乡中心小学除了基础文化课外,计算机、音乐、体育的课程基本处于空白阶段,爱心人士捐赠的电脑和学校里配备的电子琴,因为学校没有老师懂得怎么教学生,基本上就只能空置着。
“特别是计算机,孩子们只会插上电源、开关机,连打字和查资料都不会。针对计算机课程,因为时间和资源有限,我们就尽量让孩子们学会如何上网查资料,怎么建文档等简单的电脑操作。”支教队队长周雷说,希望孩子们通过简单的计算机学习,能够搭建起一个与外界交流的平台。
据悉,因为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学校里6个班,每个班级只能轮到一次计算机课。“虽然一个班只能排上一次计算机课,但是孩子们很高兴。”新集乡中心小学校长马宏伟说,这次大学生来这里支教,填补了这里孩子们的很多课程空白。
紧缺计算机、音乐、体育老师
“我们学校其实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计算机、音乐、体育等方面的老师,这样的课程我们学校师资短缺很难开设或者教好。我希望孩子们学习接触的范围能广阔些,学习生活更丰富,这样也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新集乡中心小学校长马宏伟说,新集乡中心小学的生源主要是新集乡下十几个行政村的孩子,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是留守儿童,他们一般都跟着爷爷奶奶,或者是祖父祖母过日子。有的学生家庭非常贫困,连伙食费都很难凑齐,这里需要帮助的家庭和孩子还有很多。
捐出1000多元带给山里娃
在青岛打工7年的齐国锋,一听同学们要去甘肃支教,他马上拿出了1000多元,托大学生志愿者们把钱带给山里面困难的孩子,并希望找到困难学生长期资助。
“我的家乡也在甘肃的大山里,在我们山里,读书才能有更好的出路。”齐国锋说,当初他大专毕业,在青岛奋斗了7年,如今也在青岛成家买房了,还把在老家的父母接了过来。“可是因为家里穷,初中就不读书的那些同学,现在还在打工,日子过得很困难。我也是苦日子熬过来的人,现在生活改善了,就想帮助山里的那些有困难的孩子。虽然我现在也只是一名技术工人,但是我能帮助一些就帮助一些。我相信爱心是可以传递的,帮助困难的人熬过那段苦日子,等他日这个人好起来了,也会帮助其他人渡过难关的。”
文 记者 徐伟 图 由支教队提供(署名除外) 实习生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