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扇贝的养殖量几乎占到了北方海域水产养殖总量的一半,然而近些年扇贝产业由于品种老化面临着滑坡,我国扇贝养殖业急待找寻到一个新的替代品种。
青岛农业大学王春德博士从南美引种紫扇贝,随后将紫扇贝与我国目前主要的人工养殖品种海湾扇贝进行同体杂交,这在世界上是首次尝试。同体杂交的难度非常大,它们不光是雌雄同体,而且杂交育种往往都要做大量的组合,从它们的后代里面才可能选出来融合了双亲优点的后代。
经过不断研究实验,王春德用八年时间首次在国际上培育出海湾扇贝与紫扇贝的杂交种,比原先品种产量几乎高一倍,生长快,口感好,适应范围广。
从2007年起,王春德博士带领团队,开始将紫扇贝与我国北方养殖主品种海湾扇贝和南方养殖主品种墨西哥湾扇贝进行种间杂交。在突破杂交过程中的层层技术障碍之后,成功建立了控制自体和同种受精的方法,形成了紫扇贝的育苗养成技术、杂交技术及其度夏越冬技术。目前,这些成功培育出的紫海杂交扇贝已在北方地区进行大积推广,使其带动辐射周边地区扇贝养殖业发展,助推蓝色经济发展。
>>>进入[7+农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