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

《山东教育(高教)》报道学校打造科技服务“小院模式” 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5-30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

【编者按】5月30日,《山东教育(高教)》5月刊“院校报道”栏目以《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小院”里的广阔天地》为题,报道青岛农业大学积极打造科技服务“小院模式” ,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芒种将近,眼看着就要到冬小麦收获的季节,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陈延玲老师对今年的夏收充满了期待。

“受去年秋汛影响,冬小麦晚播面积较大,到了今年春天,小麦弱苗情况非常普遍。”针对小麦种植户面临的难题,驻扎乐陵市山东科技小院的青岛农大师生们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开展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宣传,通过线上讲座、挨家挨户分发宣传单页,向村民普及技术知识,为春耕关键时期小麦弱苗转壮送上了“及时雨”。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明确将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农业专业学位授权点及涉农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小院的支持力度。

青岛农业大学积极开拓“科技小院”助农新阵地,探索科技服务“小院模式”,从2019年起,派出师生团队驻扎农业生产一线,建立了莱西胡萝卜科技小院、胶州大白菜科技小院、莱西粮油作物科技小院,承担技术服务的乐陵小麦、玉米和金丝小枣两个山东科技小院,已带动周边村庄实现科技致富,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农大贡献”。

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这个“小院”有大来头

如何在田间地头零距离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据了解,在青岛的莱西、胶州等地,青岛农业大学通过建立科技小院,组建师生团队开展“零收费、零门槛、零时差、零距离”的“四零”助农服务,积极推动产教融合,真正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实事办到农户门口和田间地头,交出了让农民满意的答卷。

“科技小院”规模虽小,却是有着大来头。早在2009年,为了探索实验室研究成果向农业生产一线更高效的应用转化方式,中国农业大学的张福锁院士在河北曲周县牵头创立了第一个科技小院。科研人员们住进了村里,驻扎在了田间地头,在生产一线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仅实现了生产效益的提高,“科技小院”这种农技推广模式也逐渐得到广泛认可。

同样在2009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的陈延玲,入学不久后便跟随导师来到了吉林省梨树县的科技小院。“那时候在科技小院,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指导农户科学种田,这种扎根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的生活,让我看到了农业生产真正的难点痛点,不仅启发了我的专业研究,也坚定了我继续发扬‘小院模式’服务‘三农’的决心。”

作为张福锁院士以“科技小院”模式培养出来的第一批研究生,陈延玲在科技小院完成了整个硕士和博士的学习。毕业后,陈延玲带着她对“科技小院”模式的深度思考和在研究生期间收获的沉甸甸的经验和知识回到了本科母校青岛农业大学,也将这种“小院模式”带了回来。

2019年7月,在陈延玲的积极推动下,莱西科技小院在青岛莱西市店埠镇双河村建成。建成以后,入住科技小院的农大师生对莱西市9个乡镇29个村的作物种植、养殖进行了全面调研,对莱西市农业绿色发展状况进行了精准评估,有针对性地在胡萝卜生产上引进了“1351”(1个村,30个农户,50个地块,1个示范方)技术服务模式,深入挖掘限制胡萝卜产量和品质提升的关键核心问题,建立了有机替代地力提升与“滴灌水肥”一体化高精准管理关键技术示范方。“我们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开展研究、消化技术、分析并解决问题,如今村民们都知道,有了问题,只要一个电话,农大科技小院的老师同学们就到,这便是对我们小院工作最大的肯定。”陈延玲谈到。

在“胡萝卜科技小院”成功运营的基础上,青岛农业大学又陆续建成“胶州大白菜科技小院”“莱西粮油作物科技小院”,并承担了“乐陵科技小院”的相关工作。

为做好技术示范和指导,每个科技小院都有专攻的特色农产品项目。小院建立前,小院团队专家会对当地限制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进行调研,小院建立后,小院师生们便根据前期调研深挖关键核心问题,引进或创新集成适合当地生产的新技术新模式,有时甚至直接将科技示范田建在农民地里,让农民近距离看到示范效果,手把手教农民使用集成技术,做到“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实现农作物生产的高产高效。

此外,为了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科技小院师生们不仅在生产一线送服务,还在各地开设了晚间课堂、田间学校等,利用农户的空余时间,针对农户技术需求提供精准技术培训和一对一指导,把农民、种粮大户们培养成了“土专家”,为各地培养起一支接地气、带不走、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为方便农民长期巩固培训知识,科技小院的师生们还制作了科技展板,建立了科技长廊,让农户可以随时了解技术要点。

几年来,科技小院累计开展作物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培训80余场,培训农民2500余人次,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20余名,辐射面积约10万亩,每年预计减少氮肥投入近50吨。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产教融合”做出大文章

“科技小院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实际生产效益,也是一种学习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新型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青岛农业大学不仅通过‘小院模式’培养了一批掌握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知农爱农情怀的新时代研究生,还培养了一批直接服务‘三农’事业发展的山东省公费农业本科生,为乡村振兴扩充了大批优秀的后备人才。”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刘新民说。

据了解,按照教育部要求,每年研究生入住科技小院时间不少于120天,而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在小院驻扎时间每年达到220天。充分利用校地多方资源,实现课堂与田间、科研与推广、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在科技小院里,学校30余名研究生长期置身农业生产实践的广阔天地中,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实实在在地提升并强化了专业技能,更加深了对农村农民的感情。通过学生、农技员、培训教师等多角色转换,研究生的专业知识、适应能力、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有效提高。

“小麦拔节期是纹枯病、茎基腐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发生发展和防治的关键时期,每到这时候,我们隔两天就会去地里转一转,了解小麦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春时节,针对小麦生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驻扎乐陵科技小院的学校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姜晓芹和同学们替农民想在了前面。

“有一次,我们发现某一块地块的小麦下部叶片开始泛黄,经过实地取样观察后,发现是小麦茎基腐病同时伴有根腐病。我们立即回村中打听到地块的主人,给他现场讲解这种病的发生原因、危害和防治办法,还演示了向小麦茎基部喷洒农药的方法。意外的是,我们的讲解吸引了越来越多农民前来围观,大家纷纷为我们点头称赞。”这次难忘的经历让姜晓芹切身感受到了农民对于农业专业技术知识的迫切需求。为了更好解决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姜晓芹和同学们主动学习查阅相关知识,联系学校老师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针对疫情期间农民集中培训暂停的情况,姜晓芹和同学们还创建了微信视频号“乐陵市科技小院”,定期将农业知识视频传到网络上帮助农民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进行科学种植。目前,“乐陵科技小院”视频号已发送农业种植技术短视频近10期,累计观看人次达 1万余人次。

“在科技小院的经历,让我从一个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变成了一个善于调查和发现问题,乐于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学生,也让我看到了农业生产一线的真实状况,让我对祖国的‘三农’事业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驻扎莱西科技小院的学校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唐文慧同样感受深刻。目前,唐文慧已考取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还是科技小院。

2021年10月,青岛农业大学在莱西市店埠镇举行山东省区域农业绿色发展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和科技小院揭牌仪式,政校农企通力合作,为推动培养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新型人才,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助推产业升级搭建了更高的平台,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新模式逐渐成型,有望在促进农户增产增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青岛农业大学还充分结合专业实习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组织近百名本科生参与科技小院的科技助农实践。在去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2018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公费农科生们完成了12万余字的“科技小院”暑期社会实践日志,在火热的生产一线提升了专业知识、增长了社会阅历。

目前,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已承担国家、省、市及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申请专利15项,发表文章10篇,撰写形成“科技小院日志”20余万字,大力开展科技成果、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推广,获得广泛认可。

聚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软实力”提升助乡村焕新颜

“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而是既需要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也需要文化发展的‘软实力’。科技小院以‘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为己任,扎根三农一线开展科学院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就不能只盯着农民生产发展的需要,还要深挖制约乡村振兴的根本问题。”谈到科技小院的使命,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崔德杰教授认为,“小院师生应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服务农村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助力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学校资源与环境学院科技小院团队利用驻扎乐陵科技小院的优势,在扎根农业生产一线的同时,也深入到村民日常生活中,将科技和文明的新风尚播撒到乡村的角角落落。

“平时我们会接触很多年纪比较大的村民,他们的传统思想比较严重,村里又缺少文化娱乐活动,所以我们很难拉近同他们的距离,更别说要向他们传播技术知识,带领他们开展各类活动了。”幸运的是,在乐陵科技小院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姜晓芹认识了德州乐陵市南夏村村民夏秀兰。如今已有80岁高龄的夏秀兰,曾担任南夏村会计,并且热爱曲艺创作,利用农闲时间撰写了大量的作品,以三句半居多,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亲切的称她为夏奶奶。

“我们入驻南夏村后,夏奶奶会时不时到小院坐坐,经常拿着得了病虫害的小麦或者玉米来让我们看看,今天问问什么时候追肥,明天问问什么时候喷药……夏奶奶常说,科技小院怎么指导,我们就怎么干,她的信任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让我们对小院的工作充满干劲!”姜晓芹谈到。

几年来,夏秀兰参加并主动帮忙组织了数十场科技小院农民技术培训会、农业科普宣传、文艺晚会,还为科技小院编写了小品“三句半”。“小麦春草秋治,一喷三防‘防倒伏、防干热风、防病虫害’,玉米晚收能增产……”这样的专业话语经过夏秀兰的改编和小院同学们的演绎,在村民中迅速流行起来,如今,南夏村的村民们已是人人都能来上几句。

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普及政府的惠农政策,提升村民精神风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在开展科技服务的同时,科技小院师生们每年还会在七一、中秋等特殊节日举办主题文艺晚会,为少年儿童开办免费课后托管班,为妇女开办舞蹈课,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新媒体作品,展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新面貌,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结合德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科技小院还发挥驻村优势,借助学校专业资源,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为村民开展垃圾分类、美丽庭院科普培训,为提升村容村貌做出了贡献。

“这些看似和农业技术推广无关的工作,其实无形中加深了我们和农民朋友的情感联系,增强了村民们对我们的认可和信任,也让我们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加顺畅。”陈延玲说到。

“科技小院的年轻人,不仅推广了科学技术,更让农民看到了知识的力量,给村里带来了活力,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南夏村党支部书记王占友高兴地说到,“‘小院师生是模范,为民排忧又解难,科学技术是法宝,乡村振兴离不了。’夏奶奶的这段三句半,真是道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啊!”

暑期即将来临,又一批青年大学生将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来到科技小院,通过实地调研、动手实践、生活体验等方式,亲身感受“三农”事业发展的勃勃生机。“‘小院’虽小,却是别有洞天。从小院走出来的农科大学生,将真正成长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三农’人才。”陈延玲说到。

相关链接:http://www.sdjyxww.com/gjkbqyd/46546.html

作者:曲天泽 编辑:姜妍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