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青岛早报:为隔离大学生提供“心灵大餐”

时间:2022-03-18 来源:青岛早报

【编者按】3月18日,《青岛早报》6版《同心抗疫》专版以《为隔离大学生提供“心灵大餐”青农大心理指导老师为被隔离、封校学生疏导心理、调节情绪》为题,报道学校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疫情期间为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护航。

早报3月17日讯 “老师,我刚测量体温是37.3度,家又是莱西的,我会不会已经被感染了?”随着近期莱西市疫情反弹,青岛农业大学疫情防控心理工作组收到了一名同学的紧急求助。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驻青各高校封校防控疫情。17日,早报记者探访青岛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得知,因封校防疫,不少在校学生出现焦虑、恐慌、担忧、失眠等心理问题,青岛农业大学心理老师们走上抗疫前线,用温暖、专业的语言对话,筑牢学生心理防线。

封校防疫 学生情绪需要关注

“老师,我以前能调节情绪的办法都不管用了,好压抑,我该怎么办? ”“老师,疫情防控期间我的压力实在太大了,觉得自己啥都做不好。 ”“老师,我每天和父母通电话都展示出我很好的样子,我不想让他们为我担心。 ”早报记者在青岛农业大学疫情防控心理工作组了解到,近日驻青高校纷纷封校防疫,不少在校大学生出现焦虑、恐慌、失眠等心理问题。

时间已经接近晚上11点,青岛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的张利萍老师依然坐在桌边,仔细听着电话那边反馈来的学生心理动态,一边快速又认真地记录着重点信息。白天夜晚连轴转,这已经是张利萍半个多月来工作的常态。

“封校防疫之前,两个月能接到20多个学生预约心理咨询,现在青岛农业大学心理咨询热线开通短短几天,已经收到了十几个预约。 ”昨日,张利萍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新校区开启使用,心理中心唯一一名派驻平度校区的心理教师刘倩每天关怀着校区6900余名学生,全天候接受预约,线上线下双通道进行咨询。中心还在平度校区宿舍区旁设立了临时咨询室,方便学生就近咨询。

棘手个案 让心理老师揪心

“虽然疫情发生两年多了,但我从来没有想过它会离我们这么近,会真实地发生在我身边。特别感谢老师的开导和帮助,我感觉我没有那么担忧了,经过这次疫情,我的心智也成长了。 ”咨询电话中,一位同学满怀感激地道出了心里话。

为了科学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工作,张利萍带领中心老师们提前制定疫情防控心理干预方案,针对不同目标群体,明确工作流程,细化职责分工,为同学们筑起一道无形却有温度的防护线。

张利萍告诉记者,刚开始封校防疫的时候,学生们还觉得很新奇,但过了3天后,就开始有学生出现烦闷、焦躁的情绪,到一周左右时,学生之间的宿舍关系就需要重点关注了。“有些学生因为与舍友性格不合,产生郁闷情绪;有些学生因为生活作息或者需要复习考试等,与舍友产生矛盾,这些都是常见问题。 ”张利萍告诉记者,此次防疫对学生的心理自我成长也是一次考验。

“这几天遇到一名情况特殊的学生,由于前后两次与疫情确诊病例有时空重合,这位同学先是在校内被单独隔离,后又被转送到城阳区疾控中心要求的单独隔离点,这期间他出现了严重的心理焦虑。 ”张利萍告诉记者,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的教师李彬一直通过线上方式与这位同学保持联系,每天一小时左右,通过不断地开导和关怀,这位同学已经能心态积极地配合隔离要求,开始了正常的线上课程学习。

心理热线 让师生“心心”相连

“不仅是因为疫情导致心理问题的学生,也有原本就有心理问题,在疫情刺激下再次复发的学生,同样需要老师的呵护。 ”张利萍告诉记者,就在前几天,一位原本就有心理疾病的女同学,因单独隔离病情复发。 “她不能独处,必须跟人说话,还有一定洁癖倾向,因此刚开始隔离的时候,她失眠、不能进食,还有呕吐情况。 ”张利萍马上与之联系,并且每天进行线上“共情”式心理疏导。经过三四天的沟通后,这位同学终于愿意接受心理辅导,并且开始正常上课学习。

为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开展工作,有效帮助学生缓解和调整因疫情引起的负面情绪或危机事件,心理发展指导中心第一时间召集了校内7位兼职咨询师,一起开通了面向全校师生的线上心理咨询平台。

​​​​相关链接:https://epaper.guanhai.com.cn/conpaper/qdzb/h5/html5/2022-03/18/content_18896_5877537.htm?curr=

作者:钟尚蕾 编辑:曲天泽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