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农村大众:省内三大院校送来科技“火种”

时间:2013-12-11 来源:农村大众

2013山东农民合作社高端论坛为科技项目落地现场牵线

省内三大院校送来科技“火种” 

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2013山东农民合作社高端论坛上,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向来参会的300余家农民合作社,现场推介各自的新品种新技术。

省内三大院校首次同台拿出“看家本领”,顿时轰动论坛内外。台上,发布者激情开讲,台下,参会者聚精会神。记者择要整理了部分实用技术,以飨读者。

山东省农科院:新技术真不少

日光温室蔬菜敞穴施肥技术

技术要点:敞穴施肥的基肥,按照目前常规基肥施用量;翻耕、起垄、移栽蔬菜等农事操作按照常规;在蔬菜缓苗后,覆盖地膜前,在两株蔬菜之间的垄上挖一个敞穴,敞穴靠近灌水沟内侧,且向灌水沟侧敞开,敞穴的穴底高出灌水沟的沟底约5厘米;地面覆盖地膜后,在敞穴上方将地膜撕开一个孔洞,孔洞大小以方便向穴内施肥为佳;施肥量冬季每亩每次12.5公斤左右,春季每亩每次30公斤左右;浇水次数和浇水量根据农民习惯。

利用有机废弃物发酵生产有机肥技术

技术要点:该技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所研发。包括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菌剂生产技术、有机废弃物耗氧堆肥技术和生产商品化有机肥料技术。该菌剂具有良好的除臭、加快发酵和脱水的效果。与日本进口的粪便处理剂EM等产品相比,不仅除臭效果好,升温快1-2天,发酵温度高10℃至20℃,而且应用方便,处理成本降低。菌剂生产利用常规农产品和适量的化学、生化试剂作为培养基。一般原料成本为2000-3000元/吨,现在市场销售价为8000-10000元/吨。

小麦旱地保护性耕作高效节水技术

技术要点:玉米收获后,将玉米秸秆切碎,均匀覆盖地表,采用小麦免耕播种机带肥播种,肥料深施,于11月中旬,根据田间杂草类型选择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注意田间病虫害情况,及时防治红蜘蛛、蚜虫、锈病等常见病害;在小麦蜡熟末期收获,秸秆还田。

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

技术要点:合理选择品种,充分发挥垄作栽培的优势,平衡施肥,精细整地,合理确定垄幅,适期精量播种,选用配套垄作机械,提高播种质量,合理运筹肥水,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创建理想高效群体,适时收获,秸秆还田。

“精稀简”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精量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点播或精播机精播,稀植扩行,简化整枝心。棉田要求:地力中等(有机质≥1.0%)或中等以上(有机质≥1.2%),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品种选择:选用鲁棉研25等生长势强、产量潜力大的抗虫杂交组合,采用F1代脱绒包衣种子,发芽率≥80%。播种时间:育苗移栽3月底至4月初育苗,4月底至5月初移栽;地膜覆盖,4月中下旬播种。

盐碱地棉花丰产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1.盐碱地改良与培肥。中度和重度盐碱地先采用挖沟排碱、淡水压盐、平整土地等措施改良后植棉。2.促进出苗和成苗。3.科学运筹肥料。每亩施优质土杂肥2~3吨,含盐量0.2%~0.3%的轻度盐碱地,增施磷、钾肥,过磷酸钙70公斤/亩,尿素26公斤/亩,硫酸钾15公斤/亩;含盐量0.3%以上的中、重度盐碱地,增施磷肥和氮肥,适施或不施钾肥,追肥占60%。4.棉田简化管理。实行棉花粗整枝,现蕾后去掉第一果枝以下的营养枝,7月20日前后打顶;6月中下旬视土壤墒情和降雨进行中耕、破膜和培土。5.合长与生殖生理化控。从蕾期开始化控,酌情喷施助壮素(缩节安),掌握“少量多次、前轻后重”原则,协调营养生长,使之适时封行。

夏玉米高产简化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选用高产紧凑型玉米品种,要求耐密植、抗性强、活棵成熟。2.机械播种。一般于5月下旬至6月中上旬播种。麦收后,可及时耕翻灭茬,机械播种,也可抢茬机械直播或选用免耕播种机播种。3.科学施肥。根据产量和肥料有效养分含量确定施肥量。4.化学除草。出苗前,可喷施40%阿特拉津+50%乙草胺、50%都阿合剂等除草剂;出苗后,可喷施玉农乐、48%百草敌水剂等除草剂。严格控制剂量,以防药害。5.田间管理。苗期及时间苗、定苗,及时中耕,及时防治病虫害。穗期拔除弱株,中耕促根;及时浇水和排灌;防治玉米螟。6.机械收获。完熟机械收获,选择适合当地的联合收割机,如自走式的北京4YZ-3型、背负式的玉丰4YW-2和郑州4YW-1;割晒式农丰4YG-2等,进行机械收获。

山东农业大学:新技术新希望

除了“山农17”、“山花12号”等给力的新品种,山东农业大学为与会者奉上的各种新技术,更是让不少与会者怦然心动。

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要点:1.适用于肥水条件较好的高产麦田和强筋及中筋小麦的田间管理。2.确定合理的底肥与追肥比例,施肥比重后移。3.春季追肥时间后移。4.注意及时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蚜虫;采用人工或化学的方法,防除杂草。适宜区域:山东省和黄淮海高产强筋和中筋小麦区。

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其核心是“扩大行距,扩大播幅,健壮个体,提高产量”。有利于提高个体发育质量,构建合理群体;对小麦前期促蘖,中期促穗,后期攻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效果。

技术要点:1.选用有高产潜力、分蘖成穗率高,中等穗型或多穗型品种。2.坚持深耕深松、耕耙配套。3.实行宽幅精量播种。4.坚持适期适量足墒播种。5.冬前每亩群体大于60万苗时采用深耘断根,有利于根系下扎,健壮个体。浇好冬水,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玉米晚收增产技术

玉米晚收增产技术是针对套种玉米密度不足、群体质量差,玉米收获期普遍较早等问题提出的,该技术对有效提高玉米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达到稳产、高产具有良好效果。

技术要点:1.选用中晚熟高产紧凑型玉米品种。2.改麦套为麦收后直播。3.合理密植。4.适时晚收。改变过去“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即可收获”为“苞叶干枯、籽粒基部出现黑层、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一般在9月25日~10月5日收获。同时在10月10日前后播种小麦,确保小麦玉米两熟全年丰收。

专用型饲用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这项研究完善了专用型饲用玉米品种山农饲玉7号的栽培加工技术,集成了山农饲玉7号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出山东省地方标准《青饲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B37T/1185-2009),累计示范推广19.33万亩,青粗饲料平均亩产6384.3kg/亩,生产青粗饲料123.4万吨,肥水利用效率提高10%,农用化学品用量降低30%以上,农药残留量降低60%,农田面源污染显著降低,机械收获率达到90%。

果树氮调控与肥料袋控缓释技术

该项目针对果树生产中存在的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根据果树个体较大的特点,改变一般控释肥颗粒包膜的设计思路,用纸塑复合材料做成控缓袋,利用微孔控制肥料养分释放,研究了袋控缓释肥养分释放特性,根据养分释放特性提出了果树肥料控释袋的设计方案,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该成果主要技术包括:果树氮素营养诊断技术,利用不同形态氮素调控果树生长发育技术,年生长周期氮肥运筹技术,果树袋控缓释肥制作与施用技术。

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针对大蒜生产上二次生长及洋葱型大蒜等异常生理现象发生严重的现实,通过10余年的系统研究与实践,探明了大蒜二次生长和洋葱型大蒜的形成原因及其生理机制。提出了控制大蒜二次生长、洋葱型大蒜形成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并在较大面积上推广应用。

由山东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的项目实地验收表明,项目实施生产田鲜蒜头产量达到2154.1kg/667m2,比对照增产110.1%,大蒜二次生长株率和洋葱型大蒜株率为零,而未按项目实施的当地传统生产田同品种大蒜二次生长株率高达64%,洋葱型大蒜株率高达10.95%;项目实施生产田,蒜头直径大于5cm的株率为97.0%,而对照地块蒜头直径大于5cm的株率仅为53.3%,符合出口的大蒜头比率显著提高。

青岛农业大学:新成果重实用

青麦6号抗旱又抗盐碱

这是以莱州137和978009为杂交组合,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冬性小麦品种,2007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该品种越冬性强,熟期较早;具有极强的抗旱性和抗病性,是我省十余年来继“鲁麦21号”后又一抗旱性突出的代表性旱地小麦新品种。其生育期在250天左右,在旱薄地栽培条件下最高亩产可达到600公斤。在2012年超高产攻关田试验中平均亩产达703.5公斤,创下了我国旱地小麦平均亩产的新纪录。适合在黄淮海小麦产区种植,水旱皆宜。

今年6月17日,“青麦6号”还在沾化县冯家镇李家村的盐碱地里进行了实打验收。专家们选取2.4亩进行实打实测,结果亩产达到449.01公斤,创造了盐碱地种植小麦的全国高产记录。

草莓超早熟无公害高产技术

该技术是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校建立的可在春节和元旦上市的“无加温冬季草莓早熟半早熟栽培技术”之后的草莓栽培技术又一重要突破。利用引进甜查理鲜食草莓品种、卡玛鲁沙等出口草莓品种以及钻石等珍稀草莓品种,在建立的系统化高产栽培技术基础上,通过工厂化育苗技术和全新的育苗方法,以无公害栽培方式,促进草莓花芽提早分化、超早成熟。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培育的草莓比现有草莓提前一至两个月成熟,可于10至11月上市销售,亩产可达4000kg。10-12月草莓断档期亩产可达1500kg,平均价格超过400元/kg,经济效益显著。

无公害果蔬及作物连作障害防治技术

利用氰胺化钙、太阳能、秸秆还田综合作用的土壤消毒技术对土壤进行处理。在青岛的草莓产区、莱西胡萝卜产区,寿光蔬菜产区、金乡大蒜产区获得成功应用。对近几年来发生的“毒韭菜”、“毒姜”等事件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该项技术不需要高温条件,使保护地栽培以及露地作物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以实现消毒操作,达到常年进行土壤消毒的目的,通过处理后1.使次生盐渍土脱盐;2.补充钙离子,平衡土壤酸碱度及微生物,抑制有害病菌的产生;3.消除病源菌,杀灭害虫;4.降解土壤有毒、有害成分,化解作物根际分泌物毒素;5.达到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迅速培肥地力和土壤改良、消除连作障害。

现代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与老园重茬更新综合技术

通过对山东省苹果主产区的老果园土壤养分、酸碱度及微生物的研究表明,20年生以上的老果园普遍存在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失衡、土壤酸化等问题。项目采用矮化自根砧密植栽培模式,配合主要根系分布区土壤局部改良,克服“连作障碍”的技术思路,根据老果园土壤分析结果,研制了苹果重茬栽培专用有机基质,对老果园土壤进行局部改良,有效恢复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平衡;利用结果早、根系分布浅、适应性强的M9T337脱毒优系矮化自根砧带分枝果苗,以矮化集约栽培技术,成功克服了“连作障碍”,建立了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模式苹果园。其主要技术环节包括“园地、砧木、品种选择,苗木准备、土壤整理、栽植密度与架势的确定”等几个方面。 

《农村大众》2013年12月10日 B4版 

作者:刘真真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