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农大义务支教队接力支教丰富山村孩子假期生活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寒假来临,冬日的鲁能希望小学显得格外安静和空旷。但随着青岛农业大学手拉手义务支教队的到来,这所坐落在滕州市北双井村的山村小学又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和欢笑声。对农大的学生们来说,这里并不陌生,这寒假到这里支教,已经是第五个年头。
从2012年起,青农大手拉手义务支教队的队员们每到寒暑假都会来到这里为北双井村的孩子们开展一场冬/夏令营,这一传统已经坚持了好几年。1月14日,农大放假第一天,拖着行李的14名志愿者并没有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而是踏上了前去支教的列车。
寒假支教生活为期半个多月,志愿者们以音乐、绘画、舞蹈、手工、武术、故事等课程为主导,开展游戏、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留守儿童假期文化生活。
白天上课的教室,晚上就是志愿者们的寝室,体育课用的垫子变成了床,书本叠一叠便是枕头,冷了只能多盖一床被子……山村支教的艰苦并没有吓退志愿者们。孟遥遥说:“每次放假前,孩子们都会给我们打电话,询问老师什么时候去,而每次离开,他们也会泪眼汪汪地问我们还会不会再来。就是这群可爱的孩子,让我们一次次离开又回去。”就这样,这场支教已经以接力的形式坚持了五年。
“这里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身边的时间并不多,大多数由爷爷奶奶照看,我们就想尽最大努力陪伴他们,等我们回到家就是大年三十了。 ” 手拉手义务支教队小队长孟遥遥告诉记者。
对于多数志愿者们来说,好几个小年夜都是在北双井村度过的。“家长们总是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过小年,我们很受感动,但尽量不给村民添麻烦。”孟遥遥告诉记者。 据了解,青岛农业大学手拉手义务支教队此次分为三个小队,除了鲁能希望小学之外,还有两个小分队分赴高密开发区冯家庄和云南红河自治州。高密志愿小分队和当地的宝德书院合作,给孩子们带去了古筝、茶道、皮影、古代礼仪等课程,受到了当地孩子们的欢迎。“我们就想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志愿者桑海洋告诉记者。
“孩子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对外面的世界的期待深深地打动着我们。”志愿者们说,为了山里的孩子们,再难,他们也会把支教这一志愿服务的接力棒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