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青岛百名大学生村官选岗下乡 按成绩依次选岗

时间:2009-07-30 来源:半岛都市报

按成绩高低依次进行      

    装有衣服、床单、棉被、蚊帐、驱蚊液等生活用品的一个个箱包摆放在大学生面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学生们要外出旅游或求学,但实际上,他们是在准备到农村去任职。据悉,一般而言,他们到农村之后的职务将是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      

    7月29日上午9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村官”们选岗的地点——市人才交流中心一会议室内时,发现大部分“村官”已经来到了这里。趁着选岗还没开始,大家都在互相交流。      

    记者注意到,每名“村官”所坐的座位上,都有一个号码,那是他们选岗的顺序号,也是他们参加此次“村官”招聘考试综合成绩的名次。根据规定,100名“村官”将分配到即墨、胶州、胶南、平度和莱西五市的100个农村去工作。      

    “村官”所要任职的村按其综合成绩的高低依次来选,即成绩第一名者可优先选择100个村中的任何一个,成绩靠后者只能在未被选择的村中进行选岗。另外,每个市所需的男女“村官”都有名额,额满为止。      

    毕业于鲁东大学的魏宗芹告诉记者,28日下午5时她就到了青岛,29日上午8时多她就来报到了,“选择太多了,很多村子我也不是很熟悉。提前来,可以参考一下他人的意见”。      

    今年刚从青岛科技大学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滕雪婷表示,自己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马上要踏上工作岗位了,紧张的是要到一个陌生的农村去工作,心中有些压力。“我老家是日照的,离胶南比较近,所以如果让我选的话,我最想去胶南工作,平时回趟家也方便。”滕雪婷说,“不过我是50号,能不能选上,还得看前面人选岗的情况”。 

    不少人带了驱蚊液和棉被      

    按照规定,“村官”们在选岗报到后,将被所服务的市统一接回,随即被派往选定的农村工作。因此29日前来选岗报到时,“村官”们都带上了行李。      

    记者在选岗现场看到,大家带的行李整整摆满了会议室的两个角落。在行李中,除了先前下发通知中规定的床单、衣物、洗漱用品等必带品外,还出现了蚊帐、驱蚊液等自备品。      

    家住市北区吉林路、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大学生刘晓燕就带上了蚊帐。她说,虽然所服务地政府部门会给安排住宿,并可能提供蚊帐,但为了把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些,她还是带上了蚊帐,“现在是夏天,农村蚊子肯定不少,带上蚊帐肯定用得着”。      

    家是济南,去年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传媒专业的大学生王珊珊也考虑到了农村的艰苦,虽然她没有带蚊帐,但带上了蚊香,“蚊帐挂的时候需要钉钉子,不太好挂;我住的房间还有可能不让钉钉子,所以我就带了蚊香。”即将到胶州市营海镇卞家庄村任职的大学生杨轩,虽然在提到农村的艰苦时,表示自己胖,不怕蚊子咬,但在罗列所带行李时,还是笑着说带上了驱蚊虫的花露水。      

    与大部分人只带了夏季用品相比,来自临沂蒙阴、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刘长盛考虑得更周全,他还带上了过冬用的棉被。“我们选岗后就要去农村报到了,万一不让回家怎么办?为以防万一,我就把棉被也带上了。”小刘很实在地说道。

作者:李志波 林刚 贺玉冰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