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招录工作推进,考生们陆续拿到盼望已久的通知书,成为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准大学生”,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有了结果,多数考生想趁暑假好好放松下,但在放松之余准大学生又该如何实现从高中“圈养”到大学“放羊”的过渡呢?大学老师提醒,要多途径了解学校,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尽早做好职业规划,这样在大学生活中才会更自如。
多种途径熟悉学校
离多数大学新生入学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在不少大学的贴吧里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新生报到帖,有的“准大学生”则选择加入学校新生群,跟大家一起聊天或请教学长学姐问题。“我觉得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准大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自己即将度过四年时光的学校是非常重要的。”青岛农业大学宣传部部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职指导老师、高级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李明国介绍,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官网了解学校的历史传统、现状、文化、特色,了解学校的优势、突出学科,自己录取专业在学校学科中的情况,专业培养方向等内容。
“这样做一来可以提前培养与学校的感情,二是对自己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有所预想,为有针对、有目的地开始大学生活做好准备。”李明国建议,除了网站,准大学生们还可以选择跟师哥师姐们“取经”、QQ群、贴吧里交流等多种方式来了解熟悉学校。李明国介绍,每年的录取结果中不乏有学生被不喜欢、不适合的专业录取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学生提前了解学校在换专业、第二专业、辅修专业等方面的政策是非常有帮助的。
增强独立自主意识
“高考过后适当放松是必要的,可以旅游、读书,但要保持正常的作息,闲暇也不要忘记学习,尤其是英语要时常练习,特别是口语能力,在大学期间尽早考过四六级。”刚刚过完大一生活的颜廷祥觉得,大学可不是想干啥就干啥,虽然有了更多自由,学习上老师不逼着你、不管你,课余时间家长也不叨叨你,但要有自己的计划和打算,这样才会过得充实有意义。
“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是很不一样的,可以说是从圈养到放羊的状态,学生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主动给自己列出具体到一年、一月、一周、一天的目标。”李明国介绍,大学里都有很多选修课,形形色色的社团,学生要学会自己选择,增强选择主动性。同时,进入大学新生们要增强成人意识和自律意识,管住自己,变“愿不愿意做”到“该不该做”。李明国建议,准大学生在暑假可以多干些家务活,也可以适当干一些像家教等兼职,提早锻炼自己独立、自理能力。
准确自我定位做好规划
身为职业咨询师的李明国每年都会帮很多大学生做职业规划,“自己的职业规划越早做越好,我觉得准大学生在暑假期间就应该着手准备。”李明国建议,“准大学生”们要对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和价值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职业规划。“兴趣和性格除了自我判断和身边朋友评价外,可以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题和MBTI职业性格测试做参考,来分析自己喜欢干什么和适合干什么。”李明国称,高考成绩一定程度上能看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日常中的为人处事、交往能力也是一个方面。
“通过这些方面准确自我定位后,尽早给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职业规划师咨询,青农大开学后会有相关课程,学生到时候可以对照职业规划是否适合自己。”李明国告诉记者,提早做好职业规划,才能明白自己缺什么,进入大学后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生活,避免虚度和盲目。“有些学生适合搞研究,那就可以提早为考研做准备;有的学生适合当公务员,那学习上要多选社会科学类课程,像历史、管理学、语言、法律等,还要参加学校社团,争取当干部,提早锻炼自己。”李明国介绍。
记者 焦红红
《半岛都市报》 2014-08-12 Y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