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8月22日电 来自青岛农业大学消息,第五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开幕式暨“泰山文艺奖”颁奖典礼8月19日晚在济南举行,由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师生共同创作的动画片《崂山传奇之王七学艺》,在众多影视制作公司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捧得“泰山文艺奖”电影类惟一一个一等奖,这是“泰山文艺术奖”设立以来首次把电影类大奖颁给高校的作品,这也是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连续第三次获得“泰山文艺奖”。
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是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省文艺界的最高综合性政府奖,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文联等部门组织评选,到目前已评选了五届。传媒学院连续三届获奖,第三届动画片《三岔口》获二等奖,第四届动画片《我的回忆美丽而忧伤》获三等奖。
据了解,近5年以来,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已经培养出一批文化素质高,创作能力强的应用型艺术人才,并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影视与动漫作品,在国内外评奖中获得了多项奖励。动画电影《崂山道士》2012年荣获国家首批动漫精品工程精品创意奖,动画短片《三岔口》2010年第二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动画短片《三岔口》2010年第三届泰山文艺奖,动画短片《我的回忆美丽而忧伤》2011年第四届泰山文艺奖,动画短片《西厢记》2009年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动画短片《西厢记》2009年中国第五届国际动画节美猴奖提名奖。
这些获奖作品凝聚着动漫与传媒学院老师、同学们的心血、汗水和智慧,也锻炼和见证了老师与一届届同学们的共同提高、成长。学院院长赵晓春教授介绍,自学院成立以来,他们始终坚持以培养能够将创意和策划变成产品或作品的应用型艺术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把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需求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把岗位的用人标准作为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求。多年来,动漫与传媒学院已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的路子,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创作兴趣,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鼓励大家走出校门检验教育成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他们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艺术创作项目把学生们带到教学中去,把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各项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让一批批学生在项目中锻炼,让他们还没走出校园就经受“实战考验”。 自2006年学院制作青岛市首部本土原创三维科普动画片《轻轻松松看奥帆》开始,学院2005、2006级动画专业的学生就全程参与了进来。这部动画片共分10集,每集约10分钟,包括800多个分镜头,2400秒动画量,30000字文学脚本,参与创作的同学都从中获得了难以估量的“财富”。早已毕业的2006级绘画专业学生孙天奇在校期间就参与到了《三岔口》的创作中,她主要负责前期的形象、场景设计,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为她日后接受各类挑战备足了信心。学院还与美国欧特克公司、苹果公司合作建起了三维动画工程师国际认证培训与考试中心、“苹果公司数码媒体学院”,为培养高素质的视觉表达设计与传播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近年来,先后有3个国家级动漫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平台落户动漫与传媒学院。国家发改委依托学院设立动漫核心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此设立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人才培养与研发基地,中国电影集团则在此设立数字艺术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省委宣传部“微电影创作工作室”、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农业传播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传播实验室”、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码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等一大批省级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平台也纷纷在此建立。(宋学春 陈太安 刘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