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蔓延,青岛农业大学学子勇于担当,以自己的方式为抗击肺炎疫情贡献一己之力。2月2日,青岛日报客户端报道了学校管理学院网络营销1801班李民同学加入城阳东旺疃社区朝阳志愿者队伍,为防控疫情奉献青春力量的故事,同时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网易新闻客户端转发。了解到李民同学情况后,管理学院第一时间联系到该同学,学院团委书记贾永超老师代表学院对李民同学的志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以李民同学为代表的“抗疫”志愿行为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同时也希望李民同学务必把安全放在首位,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严格做好科学防护、始终确保自身安全,同时及时关注学校通知,按通知要求返校。
全文如下:
“2003年非典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守护‘90后’;2020年防控新型肺炎,换我们‘90后’守护大家!”
阳光城阳,全民战“疫”,在东旺疃社区的朝阳志愿者队伍中,有一批“学生党”格外显眼:他们是一群“90后”大学生。恰逢寒假,他们毅然冲到了战“疫”一线,为防控疫情贡献出青春力量。
1月31日下午,李民正在东旺疃社区北小区南门门岗服务。每当有居民进出,他便会和同伴一起登记、发放核对出入证、消毒,并仔细嘱咐外出的居民早去早回,尽量压缩外出时间。
他们2小时一换班,以保持充足的体力,确保自身身体状况。他们风华正茂的模样,认真负责的态度,很快就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竖起的大拇指。
据了解,李民出生于1998年,就读于青岛农业大学,是一名大二学生。大年初二这天,社区里征集志愿者,他随即报了名。大年初四,当他开始了志愿工作时,与另外5名大学生分到了一个组,他们分别是李宁、隋世帅、李雨生、李帆、李俊成。
“学校一直号召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活动,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李民说,由于年龄小,大多数时间呆在校园里,这次志愿服务过程中,认识了村里的很多居民,也对社会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这几天里,志愿服务也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我们在门岗这边服务,其实也不简单,很多活儿不容易干还要讲究技巧。”李民说,他们要做的工作较为繁琐,必须认真地一条条地完成;与居民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有时候给居民喷消毒酒精,不小心让风吹进了嘴里。
除了冲到防疫一线做出自己的贡献,记者了解到,这6名大学生还纷纷解囊,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捐到社区,为防疫出一把力。
对此,李民说,由于这次疫情,没法出去玩,“就把钱捐出来了,尽快解决防疫中的问题,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
相关链接:
经济日报:https://proapi.jingjiribao.cn/detail.html?id=223276&from=timeline
人民日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1174008/rmh11174008?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