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刘依、路凌云、王琳等人与外国友人于青岛万象城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悦 摄
中国青年网青岛8月16日电(通讯员 陈彤彤)上合峰会作为青岛近十年来迎来的最高级别国际盛会,在将青岛的城市基建、形象魅力提升到新高度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外国友人的目光。7月20日至8月5日,青岛农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相约上合,印象青岛”外国人眼中的山东调研团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为背景,把握青岛在“一带一路”中的交通枢纽地位,共划分5支调研小组分赴青岛、烟台、济南、日照、泰安、曲阜等山东重要城市开展调研活动,旨在让青岛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青岛,加强中外友好文化交流,宣传青岛魅力和上合精神,为青岛的国际化发展献言献策。
相约青岛上合 调研一种印象
各调研小组经多次实地考察,最终将调研地点选在青岛万象城、五四广场、济南芙蓉街、曲阜孔庙等外国人较为集中的繁华商圈和旅游热地,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口头交流的方式了解外国人对青岛及上合峰会的印象。调研中,队员们发现大部分被采访者都曾去过青岛,或去旅游,或去学习,或去出差,有的甚至已经选择在青岛定居。外国友人们认为,青岛是一个靓丽自然风景与深厚文化底蕴并存的城市,他们对青岛的气候和居住环境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少数未曾去过青岛的受访者也对青岛怀有满满的向往,认为青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海鲜极富吸引力。同时,外国友人们表示,上合峰会的召开必然会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到这里,进一步了解青岛的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使得青岛文化、青岛魅力收获一次广泛传播的机会,为青岛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奠定基础。如今的青岛正享受着上合峰会带来的“激活”效应,但仅凭一场上合峰会很难实现这座城市整体发展的飞跃,必须匹配后期政策的调整优化和各方因素的不断运作,青岛才能真正地在“后峰会”时代的新篇章中实现扬帆起航。
来自英国的朋友汉特正认真填写调查问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洋 摄
弘扬青岛精神 讲好一个故事
调研团队的成员们通过教授一句 “海蛎子味”的青岛方言,教唱外国人《青岛,青岛》、《美丽青岛》等歌曲的趣味方式拉进了彼此距离,让外国友人真实地感受到青岛的独特魅力。在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们为他们讲述了青岛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以及青岛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地位,向渴望来青岛游玩的外国友人们介绍了青岛栈桥、八大关、石老人、青岛啤酒、海鲜等特色景点和美食。外国友人们纷纷表示,这次的交流让他们对青岛的历史、风景、饮食有了全面的了解,也让他们意识到青岛作为“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势必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吸引更多世界的目光。
队员赵聪聪教印度朋友唱《青岛,青岛》。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清华 摄
甄选特色礼品 传递一份友善
在调研的同时,调研团队的成员们精心准备了一份份青岛当地的特色礼品赠送给受访的外国友人们。其中,印有青岛标志性建筑的叶脉书签最受外国友人的喜爱。他们都对叶子上的图案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队员们的讲解下,他们了解到每个袖珍的图案都是青岛的特色建筑和景点,都展现了青岛的无尽魅力。外国友人表示,如果有机会非常希望可以前往青岛旅游,体验海滨城市的美丽。
图为队员赠予外国友人的青岛特色纪念品叶脉书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彤彤 摄
真情寄语未来 合影一张留念
调研的最后,调研团队的成员与接受采访的外国友人们合影留念,并各自表达的对彼此的祝福以及对青岛未来的无限期望。“相约上合,印象青岛”外国人眼中的山东调研团本次的探访,达到了更好地宣传青岛文化和“上合精神”的目的,并通过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和意见,为青岛今后的国际化发展建言献策,让更多的青春力量关注时事、开阔眼界,积极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队员赵洋、孙悦、王琳与美国朋友瑞克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