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媒体报道

半岛都市报:七天七夜公益之行给玉树孩子带去温暖

时间:2013-07-30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从没想过儿童节可以这么快乐”

“传播知识·传递温暖”完成七天七夜公益之行,给玉树孩子们带去温暖

   

果青小学的孩子们收到队员们带去的水果,牛奶和水杯。 

7月9日,本报曾关注过青岛农业大学“传播知识·传递温暖”公益服务团的10名同学,为了给青海玉树的孤儿们送去知识和温暖,他们一直为募捐善款四处奔波。7月19日上午,他们自掏腰包历经32个小时的火车和20个小时的汽车抵达玉树的一所贫困小学,在七天七夜的公益之旅中,公益团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帮孩子们完成7个梦想。据了解,这已经是“传播知识·传递温暖”公益服务团连续第二年去青海“圆梦”,7月28日,记者联系到远在青海的同学,一起分享他们的艰辛和快乐。

第一次长时间坐火车,身体像是散了架

7月15日14时08分,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传播知识·传递温暖”公益服务团的10名同学在带队老师孙晓凤和王德国的带领下,踏上从青岛开往西宁西的K172次列车,经过30多个小时的长途颠簸,最终在7月16日23时许到达青海之行的第一站。“长这么大第一次坐这么久的火车,整个身体像是散了架一样,可是一想到玉树那群可爱的孩子,全身就充满力量。”公益队员郭彤彤在电话中回忆道 。

“面对西宁2000多米的海拔,队员们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不适,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决定在西宁暂住一天。”孙晓凤告诉记者,7月18日,他们一早就乘坐汽车踏上了从西宁前往玉树的旅途。“整段行程大概需要20个小时,中间还要跨过巴颜喀拉山,有的路段海拔高达4800米,这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晚上,车外漆黑一片,队员们蜷缩在车内小小的一块区域里,经受着寒冷和缺氧的双重折磨。即便天气再冷,呼吸再困难,队员们仍然没有一句怨言,有的同学宁愿自己挨冻,把衣服和被褥拿出来,分给其他更需要的队员。“大家相互提醒着吃药,相互靠在一起取暖,那种感觉至今难以忘怀。”郭彤彤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道。

高原上奔波 20小时,靠氧气罐支撑

据了解,受高海拔影响,队员们途中的每一次下车休息,都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像飘在空中一样,头晕、头痛也开始伴随每一个人,身体只能靠氧气罐支撑。“为了节约成本,氧气罐根本做不到人手一个,大家便都用得节俭,宁愿自己忍着各种难受和不适,也想多留一口氧气给其他队员。”王德国曾被同学们的表现深深感动。

一路颠簸,“传播知识·传递温暖”公益服务团的队员们相互鼓励,相互搀扶。“尽管忍受了20个小时的高原不适和长途煎熬,同学们也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大家始终拥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到达果青小学,见到孩子们,将知识和温暖带给他们。”带队老师孙晓凤说。

7月19日上午11时许,公益服务团在克服一路困难和曲折后顺利抵达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果青小学,按照他们的计划,他们将为那里的孩子们捐赠水杯,他们还将在一周的玉树之旅中开展一道文化大餐、一次心灵之旅、一周视听盛宴、一场科技游艺、一周亲情陪伴、一幅七彩画卷和一个迟到儿童节的“七个一”以及支教活动。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前期工作募集图书和爱心书包以及文具,带给小朋友们。

孩子们过上迟到儿童节

到达果青小学的第二天,公益服务团的同学们决定给孩子们送去第一份礼物:让他们过一次迟到的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果青小学的孩子们早已放暑假,他们很少聚在一起欢庆属于自己的节日。”郭彤彤说。

7月20日中午下课后,果青小学的校长和老师将孩子们在教室外聚集起来,公益服务团的队员们准备好各项活动需要的材料,将孩子们明确分好组,计划在这个中午用歌舞和游戏的形式带孩子们好好玩一下。

队员们每人带一个组,首先带领孩子们运用各种材料制作游戏所需要的道具,孩子们纷纷动手,将废旧报纸进行裁剪、粘接,准备在接下来的“无敌风火轮”游戏中大展风采。道具准备好后,孩子们在队员的指导下,密切配合,大家纷纷踩着“风火轮”,小心翼翼地前行,谁都不敢有一丝松懈,孩子们喊着、叫着,尽最大的力量与其他伙伴配合,冲向终点。随后,队员们与孩子们一起在室外玩起了“三人两足”的游戏,银铃般的笑声响彻在草原上,孩子们展示着自己的友爱与团结。

最后,服务团队员为孩子们发放了从青岛带来的海螺作为奖品。果青小学二年级同学永金拉增手舞足蹈地说道:“以前每到六一儿童节的时候 ,都不能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欢庆,从没想过儿童节可以过得这么快乐。”

公益活动持续7天7夜

7月22日,“传播知识·传递温暖”公益服务团与小朋友们一起举行了图书捐赠仪式。据了解,团队通过前期准备工作,将募集到的110本图书带到果青小学。

中午12时30分,果青小学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站好队,各班级学生代表领取图书。“我很喜欢读书,但之前学校没有课外图书,现在好了,终于可以读我向往的世界名著了。”领到图书的二年级小朋友才仁永吉高兴地说。记者了解到,此次图书捐赠是服务团虹计划中的“一道文化大餐”,募捐的图书经过在小朋友中间进行漂流,最后汇聚在一起组成爱心书架,使同学们尽情享受这场文化的盛宴。

7月25日下午4时30分,公益服务团在果青小学举行爱心水壶发放仪式。“我们平时在学校喝水都没有自己的固定水壶,有时候随便找个塑料瓶,有时甚至直接趴在小溪边喝。现在我有了自己的水壶,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它的。”果青小学五年级的求章文次手里抱着水壶,高兴地告诉服务团的队员们。据了解,7月26日,公益服务团持续7天7夜的“七个一”以及支教活动已经基本结束,他们将在7月31日返回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文/本报记者 张涛 本报通讯员郭彤彤 图/“传播知识·传递温暖”公益服务团提供

作者: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郭彤彤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