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用加碘盐,健康全家人!”的标语下,一个全民食用加碘盐的措施在1994年的中国推行。作为世界上缺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食用加碘盐对于解决中国发育期儿童因缺碘而发育不良、心智反应迟钝、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等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关于补碘盐的质疑最近也在一些国内权威医学刊物上出现———有专家认为,各地碘营养的复杂情况被严重低估;在天津、沈阳、上海、广州、福州等地有大批医学调查表明,甲亢等甲状腺疾病正在增多,而碘食用过量被视为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记者最近访问了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迟玉森,他和记者谈到,无论这场争论的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补碘,海带就是个安全补碘的食品。
迟玉森不是从事地方病研究的,但是他的“海带活性碘”研究,曾通过国家和省市有关机构组织的专家鉴定,并曾在“生物活性碘的提取方法”研究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对于用海带补碘的安全性,迟玉森也有深入的研究。对于碘缺乏病人,现行的补碘措施以无机碘剂为主,而由于无机碘易于挥发损失等缺点,使得补碘难以准确到位;因此,开发高效、稳定、安全的新型补碘物质,实现科学补碘,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迟玉森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发现,海带中有两种碘:一种用国标法能测出来,另一种不能用国标法测定。这种海带中含有的特殊形式的碘与无机碘不一样,迟玉森研究认定它是有机碘,更易于为人体吸收,是高效的补碘活性成分。后来,他在大量的动物实验中证实,这种海带中的有机碘,补碘的效率高于无机碘;其安全性也高于无机碘———动物食用海带中的有机碘超出常规量100倍,也没有出现毒副作用;同时,海带中的有机碘稳定性高,即使加热到270℃,也不挥发和损失;它还能消除高碘引起的“高碘甲状腺肿大”;它更易为动物同化而不导致过敏,所以对无机碘过敏的缺碘患者,它也是安全有效的。一些专家认为,这种碘在碘盐应用中很有发展前途,因为无机碘是从矿石或石油废水中提取到的,而海带有机碘是从海带中提取到的,属于“绿色”产品。
迟玉森认为,不仅仅在理论上和实验室看,海带是补充碘的安全食品,从实践上看也是同样。他介绍说,山东省长岛县的海带含碘量极为丰富,平均每公斤为6000毫克;当地居民喜好的其他海产品里面也有丰富的碘。他调查发现,当地居民的年人均食用海带量在5千克以上,则每人每年从海带中吃的碘至少为30000毫克。“每个成年人年正常需碘量只有54毫克啊,长岛居民平均每年仅从海带中摄取的碘就相当于吃150-200粒碘油丸!甲状腺却没有什么问题。”迟玉森介绍,在我国上世纪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长岛县居民几乎天天以海带为主食,并未出现任何中毒现象,这和高碘水源地区的居民形成鲜明对比———高碘水源地区的居民饮用了高碘水后,易患“高碘甲状腺肿大”;而大量食用海带的沿海居民的摄碘量远远超过高碘水源区的居民,却不得这个病。另外,有的人不正确地服用碘油丸后,易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休克、过敏等中毒反应,而千百年来大量食用海带的人群却几乎没人患碘中毒———迟玉森对记者解释说,一次食用40-50克海带,相当于1-2粒碘油丸的含碘量,大量食用海带后的摄碘量并不低于碘油丸。迟玉森还说,对碘过敏的患者,海带更是一个值得称道的食品———由于缺碘患“甲状腺肿大”后,碘过敏的患者不能服用常规的无机碘剂,但是他们可以食用海带,不会导致过敏,病也很快能够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