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骥鹏(左一)跟团队其他人探讨软件开发项目。
|
大学还没毕业就创建了自己的软件公司,开着公司还不忘在母校免费搞计算机培训扶植新人,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大四学生王骥鹏真的很忙。记者了解到,青农大不少部门网站的制作都出自王骥鹏之手,这个从小就为计算机而生的小伙子从大一到现在一直在学校办免费计算机培训班,几年下来,他的“学生”人数多达五六百人。对于这一切,王骥鹏只用了两个字概括:“踏实”。
“学校60% 的网站都跟我有关”
10月24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了王骥鹏的公司。公司办公室不大但是很敞亮,记者来时,王骥鹏正跟客户在电话里谈一个软件研发项目。“我们的创业团队一共有五个人,其中有三个是搞软件研发的,我们的定位就是,七成研发,三成销售。”王骥鹏用简洁的话向记者概括了自己公司的情况。
交谈中记者得知,这个“大学生老总”刚上大一就开始给青农大各院系以及学校招生就业中心等部门制作网站了。“招生网、就业网、我自己的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网站都是当时我跟几个同学一块儿制作的,学校60%的网站都跟我有关。”王骥鹏笑着说,“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专业跟计算机有关,很多黑客都想看看学计算机的到底水平怎么样,所以学院网站经常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学院网站后期维护不够,我就把网站界面重新设计了一下,更新了安全设置,还跟几个同学定期维护,就这样,我们的网站挺过了好几次恶意攻击。”
王骥鹏告诉记者,之前的网站开发经历是他现在创业的起点。“专门学计算机的人可能会觉得网站开发的技术含量不算高,不过每次看到我开发的网站被很多人用,我的劲头就更高了,后来我又从校外接了一些商业项目,攒齐了我的创业启动资金。现在我们的创业团队把主要精力放在软件研发上,最近我们做了一款学生量化管理软件系统,学生的平日考评分数和期末成绩都在网站上即时更新,既客观又透明,现在这个系统已经在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试用了,效果不错。”
爱创业,更爱“栽培”新手
今年上大四的王骥鹏现在有三个身份:青农大学生 、青岛凌睿软件有限公司老总、业余计算机培训老师。“我高中时候就爱捣鼓电脑,有点计算机的小基础,大一那年我在学校办了第一次计算机培训班,不收钱,同学们凭兴趣参加。”让王骥鹏没想到的是,原本自己找了个五六十人的教室搞培训,结果开课当天来了120人 。“那场面可真叫壮观,椅子不够使,地上又坐了三排 ,什么专业的都有,电脑水平基本都是只会开word打字,我得从头教。”
从那时起,王骥鹏的计算机培训每周六准时开课,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同学来上课了。“到大三为止,前前后后大概有五六百人来上课了吧。培训内容有网站设计和制作、Photoshop、代码编写等,我现场演示,再让同学们回去做作业,如果作业里有出色的作品,我就直接拿过来用在学校网站上,大家看见自己的作品被整个学校的人每天使用,兴致都特别高,现在我的‘学生’里有很多成了自己学院的网络骨干。”记者了解到,王骥鹏后来在学院学生会成立了科技信息部,专门免费给同学做计算机培训,虽然现在自己正在创业时间很紧,不过新学期科技信息部上第一堂培训课的时候,王骥鹏都会参加。
创业成功源自踏实
“踏实”这两个字听上去有些虚,王骥鹏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我给同学们做培训的时候,每次开课都有一百来个人报名,可是两个月下来,听课的人只能剩下二十几个,最后技术上乘的也只有五六人而已。对于没毅力的人来说,每天跟程序代码打交道其实很枯燥,而且我们也不是什么都教,课上时间有限,我会给同学推荐一些相关的书,他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去看。每次开课,只有那么五六个人最后踏踏实实地上课、看书,这些人现在的技术都很厉害,我相信他们毕业以后进公司都不用经历实习阶段,直接就可以胜任正式员工的工作。”
王骥鹏开玩笑说,自己就是修电脑起家的。从爱自己捣鼓电脑到网站开发,到成立自己的软件公司,王骥鹏的双脚从来没有离开地面。“不管什么时候我都自己琢磨,不停地学习、看书、实践。我觉得踏踏实实的就挺好,虽然走得慢,不过我的创业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实现的。”王骥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