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于生物楼会议室召开苹果育种课题组苹果新品种鉴评会。本次鉴评会由学院党委委员、第一党支部书记、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张玉刚教授主持,邀请戴洪义教授、祝军教授参加,为同学们讲解关于苹果新品种鉴评的相关内容。参加此次鉴评会的还有苹果育种课题组的老师、研究生以及本科学生。
会议伊始,戴洪义从苹果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苹果鉴评应注意的相关内容。他讲解到,苹果的外观品质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光、果柄长度、梗洼、萼洼深度及广度等方面,其内在品质包括含糖量、酸度、硬度、汁液含量、脆度、质地、风味、香气及果核大小等方面,要综合根据各个方面对一个苹果品种进行鉴评。戴洪义表示,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遗传基因型,自身的遗传基因型决定了对一个苹果品种的喜好程度,只有鉴评人数足够多时才具有代表性。
鉴评会中,祝军补充道,评价一个苹果的品种需要从多种不同角度进行,包括田间评价、室内评价、市场评价、专业人员评价、非专业人员评价等。我们要从不同方面对一个苹果品种的外在品质、内在品质、营养品质、储藏品质等进行评价。
此外,会议中还进行了现场的交流互动。对于学生针对有疤痕的果实切除后是否还可以食用的疑问,戴洪义解答道:“首先要判断苹果疤痕产生的原因,若是由于碰撞等外在物理因素产生了疤痕,切除疤痕部位后苹果可以食用;若是由于病菌感染而产生疤痕,切除疤痕部位后,苹果的剩余部分仍含有毒素,尽量不要食用。”鉴评会上,与会人员现场品尝了课题组选育的苹果新品种以及新优系,并进行打分鉴评。
此次鉴评会的召开,给学院研究生及本科生同学上了生动的一课。通过亲自品尝体验,学生们学习到了更多的新品种鉴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