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乡村振兴_媒体

农村大众:聚焦山东两会|人才振兴怎么搞,代表委员有话说

时间:2020-01-22 来源:农村大众

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人才兴鲁”行动。对于乡村人才振兴,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里面有困境,有焦灼,也有办法。其实,破解人才留村难题,产业、待遇一个都不能少。

请大学生回乡,连续六次被拒

谈起人才振兴,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涯村党支部书记张守英代表最近很犯愁:“我得找个接班人带着村民奔小康啊!只要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把他培养出来。可现在没有一个年轻人愿意回来。”

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红泥涯村党支部书记张守英

51岁张守英自2016年就开始为村里储备干部人选。她连续多次找过村里的大学生小陈、小厉,还有本村在外创业人员小费,希望他们能回村带全村1567口人过好日子。之所以选定他们三人,是因为他们都有家乡情怀,村委会但凡有事找他们,他们都义不容辞地回村帮忙,出钱出力,从无怨言。

“我连续四年去找在日照工作的大学生小陈,劝他能回村干,但他告诉我,村干部这份工资养不起他的整个家,非常明确地拒绝了我六次。”张守英言语间充满无奈。据她介绍,至于另外两人,也多半因为待遇问题不愿回乡。

目前,全村的猕猴桃产业、茶产业等刚刚兴起,正缺大量人才。在她看来,村支书无论干得多好,如果培养不出好的农村带头人,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村支书。然而,别说大学生了,中专生也进城发展了,年轻人不愿意回村发展了。张守英说:“我干了九年支部书记,把一个散乱差的村治成全国乡村治理先进村。但发展经济还得靠年轻人。如果培养不出理想的两委干部,那村里的发展就止步了。”

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有进有退

无独有偶。为了村里的长远发展,夏津县双庙镇范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杜海霞代表也找过村里的年轻人,依旧是多次被拒绝。她说,自己已经44岁了,一定要在50岁之前培养出一个称职的村干部。杜海霞说:“要有退休政策,让老支书光荣地退下来,这样才能形成人才回村的良性循环。”

夏津县双庙镇范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杜海霞

在张守英看来,当下农村缺两种人才,一种是回家干事创业的人才,另一种是村两委干部。有时候,一个好的带头人,能带活一个村。而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是绑在一块的。人回来了,产业就会振兴;产业振兴了,更多的人就会回来。

张守英和杜海霞一致认为,要想真正留住年轻人,就要让他们真正看到回村的希望,落实工资待遇和退休待遇。最起码,回村工作的待遇得与他们进城上班不能相差太大。有些老村支书不愿意退,就是因为退了休没保障。

公费农科生需扩大专业范围,纳入更多涉农专业

公费农科生培养计划对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供“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以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省政协委员、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文琪认为,公费农科生招生需扩大专业范围,把更多涉农相关专业纳入到公费农科生培养序列,为乡村振兴提供农林牧副渔等全方面的现代人才支撑。

另外,公费农科生招生要扩大地区范围,并针对省内贫困地区着重分配一定的计划名额,定量定向招生,为落后地区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还要拓宽公费农科生的就业途径,除实行公费农科生招生与县(市、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招聘并轨外,可出台税费减免等系列优惠政策,来鼓励企业和高校协同育人,最终让他们能就业、就好业,让他们无后顾之忧,能静下心、俯下身投入‘三农’工作,真正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链接:http://m.dm.dzng.com/ncdz/news.html?aid=1545194&from=timeline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