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乡村振兴_学生

国学乡村行,情暖少年心

时间:2018-07-31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青春活泼的歌声回荡在涝岭希望小学的教室中,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筑爱圆梦服务团毅行分队为期十五天的国学主题乡村夏令营也在歌声中圆满结束。

7月28日,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筑爱圆梦服务团毅行分队的16名志愿者们踏上回校旅程。“国雅抚稚,情系枣庄”为期十五天的支教旅途,在一片片花椒树下,服务团成员与这群孩子再次相遇。这群大学生志愿者们利用自身专业技能结合人文特色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带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文化盛宴,让他们原本枯燥的暑假生活丰富起来。

走过漫漫风雨路,只为刚好遇见你

7月15日,换乘一次,辗转一夜,青岛农业大学筑爱圆梦服务团枣庄毅行分队终于抵达支教点。伴随着大山里的晨曦雨露,队员们打包热情,与涝岭希望小学再相逢。“国雅抚稚,雨润垂髫”此次夏令营继续延续去年的实践模式,推进国学培养项目,开展以国学为主题、儿童成长为主线,伴以对留守老幼的关爱帮助等内容多样、形式新颖的志愿服务和调研活动,拉开志愿服务新篇章。鸡鸣破晓,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孩子们早早来到了校园,队员们与孩子的故事悄悄开始上演。

“国学课堂”添彩乡村校园

“老师,你的古装是怎么穿的呀?”“老师,你能给我们讲一下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吗?”国学特色课上,孩子们积极向授课老师请教课堂问题。志愿者身着古装进行授课,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用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形式将孩子们完全引入国学文化的世界,通过讲述传统故事词、国学故事、礼仪文化等知识让孩子们能够零距离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兴于诗、习于书、立于礼、成于乐,引领孩子们体味国学韵味。

思饭食不易 倡节俭美德

“饭食之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涝岭希望小学食堂前,传来孩子们的朗朗诵读声。在每天的午饭开始前,志愿者们都会在食堂门前,带领全体学生进行午餐仪式的感恩词诵读。当今社会,陋习劣迹常见,文明礼仪也不应被遗忘。我们对知识的传递不仅仅是为了各项比拼的输赢,而是要将分辨生活中对错的能力带给他们,于是饭前洗手和诵读感恩词成为孩子们的午餐仪式。

“老师,必须要规范洗手吗?”,“规范洗手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他人也是一种尊重”。平时一小步,健康一大步。志愿者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传统礼仪教育,在夏令营期间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就餐习惯,让文明礼仪之风扎根。

播种梦想,期许繁荫

梦想与远方齐飞,稚童共毅行一心。实践队员通过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为期两天的课程培训,新颖巧妙地设计梦想课程,综合绘本“魔法树”的四季律动,启发孩子们对梦想的向往和憧憬,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团队意识,加强孩子间的沟通协作能力。课堂上,老师化身为魔法师,小朋友们化身为小精灵,身临其境,施展“魔法”, 通过带领小朋友施展互相微笑、拥抱等咒语,见证魔法树从发芽到凋零的四季变化,感受动手的快乐。

寓教于乐 手脑“艺”起动

指尖轻飞舞,手脑一起动。手工课堂开设太空泥、刮刮卡、衍纸、折纸等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志愿者们在手工课期间与孩子们共同创作、传授知识,将知识与艺术融合,带领孩子们感受中国工艺文化的魅力。制作过程中,孩子们相互合作、合理分工,创作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手工作品,增强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团体辅导解心结,筑爱圆梦共成长

勠力同心过难关,筑爱圆梦解心结。针对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长期远离父母,家庭与学校教育中也缺失对孩子们心理健康的关注的现状。大学生筑爱圆梦服务团毅行分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心理辅导形式,结合自身特长,通过从“滚雪球”、“不差钱”、“坐地起身”、“你画我猜”等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快速融合并感受团队的力量树立互助友爱的班级氛围。

趣味冲关,活力童年

打开心扉,展现活力童年。在教授孩子们知识的同时,组织他们开展形式丰富的趣味运动会。服务团成员设置“过火车”、“三人四足”、“杯水传情”“、摸石过河”等12项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留守儿童封闭的内心逐步打开,在运动中变得活泼起来,借助大家的力量来感染他们,此次趣味运动会既彰显体育竞技精神又不乏运动的趣味生动性,让留守儿童在运动中彼此交流,结识许多伙伴,让孤独的内心得到安慰,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童年。

小小“红领巾”,莘莘爱国情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的先辈的光荣传统……”爱国教育课堂上,志愿者们以孩子们少先队员的身份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领略红色文化,通过教授孩子们认识红领巾以及如何正确佩戴红领巾,真正使每个孩子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让红色文化与爱国信念在心中扎根。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这一天,我开始仰望星空发现,心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活动最后,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共同观看由队员剪辑好的十五天支教视频《仰望星空》,队员们依次表达对孩子们真诚的祝愿,离别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的希望,新的开始。心怀梦想的人才能够冲破阴霾,收获灿烂的明天。

文艺汇演为孩子们与老师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孩子们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也为大学生筑爱圆梦服务团国学乡村夏令营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国雅抚稚,雨润垂髫”,愿十五天的国学支教为孩子们播种下梦想的种子,沐着国学香气,悄然树人于无声间崛起。

“支教札记”助力队员成长

返校前夕,最让志愿者放心不下的是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他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缺少陪伴和关爱。对于留守儿童张薇,是我来涝岭希望小学感触最深的。”志愿者朱晓涵介绍道。

“说实话,短短15天时间真的不能教给他们太多的知识,我们也没奢望这样,只想带他们领略一下外面的世界,在她们心中一种想读书,想走出大山看外面世界的想法。”汪来龙的一句话道出了所有志愿者的心声。

15天的时间,16名支教老师,100余个孩子,授课100余节,志愿者们细数着支教札记中的数字,每一个都弥足珍贵。

“这个夏天,我们16人聚集在一起,泪水和汗水汇聚成我们志愿者的诗,用自己的爱温暖着泾川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此行无悔。”在回程的路上,志愿者盛军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