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校报

【重点报道】作物学科:强优势 补短板 着力开创内涵式发展新局面

时间:2019-09-09 来源:宣传部

强优势 补短板 着力开创内涵式发展新局面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学科建设侧记

“在一所农业大学中,作物学是其他相关学科的母体,也是理所当然的特色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农学院院长刘庆昌说。

从2018年伊始到九月初,不到一年时间,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9家高校相继成立农学院。作为一个传统的、一度不太受社会“待见”的学科,农学的“复兴”,有政策导向与社会经济转型的复杂原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多家高校皆瞄准农学这个传统老牌的学科发力,其背后原因值得探究。

作为国家杰青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作物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作物学会副秘书长,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农学院院长刘庆昌教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非常深刻:“我们国家面临的形势,耕地红线和水资源红线要严格遵守,确保粮食安全问题。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是大势所趋。”

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一所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字号”农业高校,青岛农业大学大力发展好作物学科是义务,更是责任。在中国目前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农学院更是责无旁贷。

机遇:加大农业生物领域基础研究 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当前,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粮食需求量也日益增大,这就对我们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大农业生物领域基础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东是农业大省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作物学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学科。

大雁领头群雁飞。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是打造学科组织核心竞争力关键中的关键。纵观国内外,任何一个一流学科的发展,与其学科带头人密不可分。作物学科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领军人物必不可少。2017年6月,我校80级校友、中国农业大学刘庆昌教授在全球范围选聘中脱颖而出,受聘我校农学院院长。校党委书记李宝笃在聘任仪式上指出,农学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领航的学科,农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我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务必要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刘庆昌教授在现场表示,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师资团队,通过深化改革来激发活力,切实提升学院的学科建设水平,带动整个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一般来讲,每个学校的学科发展都可以分为以下四类: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新兴学科和一般学科。”刘庆昌表示,作物学属于我校的高峰学科,发展好几个高峰学科,将能有效催生重点方向、重点人物、重点成果、重大项目,迅速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的品牌学科。

如何办好作物学科,提高学科的综合实力,提升学科的层次和水平,一直是萦绕在院长刘庆昌心头的一件大事。

基础:基本功底扎实 教学科研优势突出

从建校伊始,作物学科作为农学类的核心学科的地位便毫不动摇地确立了。60余年来,作物学科立足胶东半岛、面向山东、服务全国,设有作物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艺与种业领域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烟草4个本科专业,其中农学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青岛市重点专业,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中作为学校优势专业被选为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要想取得高水平的成就离不开一支素质过硬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学科现有专任教师70余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25人,博士学位者70人,研究生导师55人,其中博导6人;双聘院士3名,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2人,国务院特贴2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省教学名师3人,省农业产业体系专家11人,省突贡中青年专家和骨干4人,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学院现拥有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分研究室、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耐盐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还是山东省花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青岛市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

作物学科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多个科学研究领域充当了“领跑员”的角色。上世纪70年代,首创全国北方小麦亩产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花生控制下针(AnM)栽培法被列为全国推广项目;全国夏玉米大面积亩产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199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旱地小麦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1994年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花生品种鲁花11号在1998和1999年分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是至今为止推广面积最大的花生品种;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在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抗旱小麦品种青麦6号2015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国际领先,小麦耐旱种质创制、大豆分子育种国际先进。

长期以来,作物学以华北半湿润易旱区作物为中心,系统地研究相关问题,并始终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紧密结合,形成了4个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作物重要性状形成机理与新品种培育、作物高产高效生理学基础与栽培技术、作物生态与耕作制度、作物种子质量与保优技术。

目标:追踪国际前沿 结合区域特色发展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山东是农业大省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好作物学对挖掘我省及华北旱区粮油作物生产潜力、助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生物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作物科学与技术发展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作为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作物学逐渐从传统学科发展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具潜力的新兴学科,正孕育作物科学理论与技术的新的突破。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确保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题。

我校作物学科一直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发展前沿,经过60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学术地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立足学科基础,紧跟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科学谋划学科发展是学院上下着力解决的任务。

作物学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如何解决好制约本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如缺乏领军人物、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较少、高水平国家级科研成果数量偏少、研究水平与国际前沿研究尚有一定差距等,是全面提升作物学传统优势学科水平,实现作物学科达到国内先进的学科建设目标面临的主要挑战。

作物学科建设要突出“农”之特色,瞄准学科国际前沿,与国家需求、黄淮区域特色紧密结合,聚焦粮油安全,凝练作物栽培生理、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等学科方向,引进和培养顶尖学术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重点建设小麦、玉米、花生、甘薯、大豆等主要创新团队,整合科研平台,重点在作物分子生理、分子育种方向的一些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加大国际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举措:“五纵五横”模式 科研、教学两大平台蝶变

围绕学科定位、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学院重点做了几大方面的调整。

学院在当前4个学科主干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打破“单兵作战”常规,凝聚成立5个作物创新研究中心,即作物生态与耕作制度研究中心、小麦研究中心、玉米研究中心、花生研究中心、甘薯研究中心,有效挖掘研究中心的创新潜力,更大限度地发挥研究中心的科研优势,更好地激发了科研团队的活力和动力。

在教学工作管理方面,学院组织成立了遗传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室、作物生理学与栽培学教研室、作物育种学教研室、作物生态学与耕作制度教研室、种子学教研室五个教研室,各个教研室的老师们都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定位。教研室负责组织教师讨论和制订本室各课程的教学计划,拟定教学大纲,选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制订青年教师进修计划和研究生培养计划;领导所属实验室、资料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等。这样,五个研究中心与五个教研室一起构建为“五纵五横”的教学科研模式。

在教学平台建设方面,将以往的以教研室为单位改为建立农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做实验都集中到实验教学中心这个大的平台上来,大幅度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达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从大二开始,同学们就可以到实验教学中心跟着老师做创新项目,而大三的全体学生都必须进入到实验教学中心和老师实验室进行创新项目的跟进、毕业设计等工作。

在人才培养方面,对原来的培养方案、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做了必要的调整,对公共课、专业课和基础课进行了合理调配,使农学的学生达到“厚基础、精专业”的培养目标。打通了4个专业的通识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逐步实现“小班讨论式教学”。

两年来,学院按照作物分子遗传育种、作物细胞工程、作物生理生态、作物品质分析四大模块建立青岛农业大学作物学科研公共平台,新购置1500万元仪器设备大部分已到位使用,研究条件得到较大提升。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山东省绩效评审,评估成绩为良好。

成效:多点突破、纵深推进 结出累累硕果

经过一系列宏观和微观的调整和变革,学科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科学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科研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

农学专业(群)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年资助3600万元,获批省级教学研究重点课题1项。

农学院牵头申报成功山东省花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绩效评估,并获得建设运行资助经费200万元;建立青岛农业大学作物学科研公共平台,完成了学科硕士学位点自我评估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作物学一级学科、作物领域和种业领域的学位点自我评估总结报告;成功组建青岛农业大学花生研究中心和甘薯研究中心;先后成功举办作物学研究前沿学术讨论会、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青岛论坛、泰山学术论坛-农业生物学专题、中国作物学会作物学人才培养与教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等。

科研成果再创新高。王铭伦教授参与完成的“花生抗逆高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宋希云教授主持完成的“糯玉米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及应用”及林琪教授主持完成的“抗旱耐盐小麦品种青麦6号、青麦7号选育及示范推广”分别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晶珊教授课题组选育的花生新品种“宇花系列1-10号”通过登记;隋炯明教授主持的“生物技术创造花生高产、高油、耐盐新品种(系)及其耐盐相关基因挖掘”获得山东省教育厅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科研转化日益加强。花生新品种“宇花4号”经营权以231万元转让,“宇花14号”经营权以220万元转让,玉米新品种“青农12”经营权以30万元转让,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宇花51”以35万元转让,玉米新品种“莱农糯7823”以15万元转让,高抗粗缩病玉米新品种“青农105”、高产油用花生新品种“青花6号”、“青花7号”、“青花8号”推广面积持续增加。学院选育新品种和栽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5000万亩。累计建成专家大院(工作站)11个。

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2017年成功申报课程建设项目14项、教研改革项目14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36项、标本资源库建设项目立项1项,编写教材5部,发表教研论文34篇;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中草药植物展。张恩盈副教授与学校农业传播与教育技术中心的人员一起历时2年摄制科教片“玉米籽粒形成的秘密”获中国科教影视最高奖“科蕾杯”提名奖,为全国所有高校中唯一获奖单位。

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卓有成效。杨锦忠教授、江绪文副教授入选新一届国家教指委委员,兰进好获评“青岛市第四届教学名师”,赵长星教授荣获青岛农业大学师德标兵及“青岛农业大学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兰进好教授荣获青岛农业大学第一届“卓越奖”。

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来说,学科的建设成果最终仍然要落脚于人才培养。学院始终将科研育人、课堂育人、管理育人贯穿始终,2018年以来,本科生获批国家级科技立项4项,其中特色项目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立项33项;16名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本科生培养水平不断提升。三年来毕业生考研率不断创新高,继2017年考研录取率26.16%、2018年考研录取率34.50%之后,2019年考研整体录取率为49.57%,位居全校第一。

为开阔视野,启迪思想,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学术的碰撞和交流,学院举办了各类大型研讨会。学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近20场。2017年主办作物科学研究前沿学术讨论会,近200位专家、代表、学生参加了会议,12位特邀专家作大会报告,为作物学领域的学术盛会。2018年主办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青岛论坛,150余名代表参会。2019年7月承办泰山学术论坛-农业生物学专题,邀请24位院士、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参加人数400余人。2019年8月承办中国作物学会作物学人才培养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本次年会以“立德 树人 铸魂 勾画新时代、新农科背景下的作物学科发展蓝图”为主题,聚焦研讨和推进“新农科”发展和建设,加快推进“双一流”背景下全国作物学学科建设,来自全国的516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主办青岛农业大学“金穗”学术论坛,每月邀请1名国内知名专家,为全院师生作学术报告。迄今为止,“金穗”学术论坛已经举办了多次,师生反映效果良好。学院教师、研究生参加国内外会议70余人次。学院还要求每个研究中心每周都要进行一次学术讨论会,师生共同讨论最新研究进展情况。

国内外合作办学不断拓展。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合作共建烟草专业,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合作共建“植物科学与技术(中草药方向)专业”,开拓了应用型专业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新增植物科学与技术(中草药方向)专业教学实践基地6个。与默多克大学顺利完成本科专业“4+0”模式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学分认定程序;与奥本大学达成“3+2”本科办学模式的合作意向。制定并完成公费农技生培养方案,制定完成与默多克大学作物与草业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院进一步彰显农学本色。王建林教授主持研发的“稻鸭共生有机水稻生产技术”推广辐射黄三角,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000万元;王铭伦教授、石岩教授、王月福教授等多次受邀在电视台、电台、省市组织的培训班授课,为科技人员和种植大户进行科技指导,培训技术人员20000余人;全年选派科技特派员20余人次,深入枣庄、滨州等地乡镇进行科技扶贫工作;多人入选临沂市创新人才库,为临沂市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科技指导。

展望:抓住新契机 未来诚可期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看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今后,学院将明确重点学科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建设工作,加强标志性研究成果的凝练,整合学科优势资源,形成创新团队,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对有苗头标志性成果建设的投入、支持和指导。

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和命脉,学院领导将进一步统筹规划人才引进的数量、结构、层次,着力解决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

学术活动可以开阔师生视野,加大内外交流。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学术研讨、学术沙龙频次将会大幅增加;强化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进修、学术访问、学术交流的力度;大力促进学术论文与学术著作在总量、人均数量上以及质量上的提升;将各级各类学术活动、科技项目申报、学术论文与学术著作纳入考核范围。

“接下来,学院将重点围绕黄淮东部区域农业发展的需求,以解决粮油生产领域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满足作物学科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体系,进一步增强科学研究与服务行业能力,力争在重要科研协同体系创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国家支持科研平台、省部级科研成果获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我校建设高水平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做出新的贡献。”刘庆昌说。

原载《青岛农业大学报》第13期第二版

原文链接:http://qauweekly.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3214566

作者:杨宗玲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