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荟萃精选

浮生半日闲,十年一尘梦

时间:2025-06-23 来源:校报

人活一世,无非是琴棋书画诗酒花与柴米油盐酱醋茶,太过高雅之物,平头百姓似乎难以达到,仿若平常生活中的“茶”是生活化的一种雅致。宋有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闲情,在晨光中习字、戏茶,稀松平常的一日便开始了。元有张可久“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雅趣,酒有花香,茶有春意,悠哉游哉,酒醉茶醇。更有易安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夫妻恩爱,一杯清茶,佳人在侧。然而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已经丢失了太多东西,连最基本的喝茶都几乎要丢弃了。

《喝茶》这篇散文是平和、自然的,周作人先生融合西方随笔的谈话风格、中国散文抒情韵味以及日本俳句笔墨情趣于一体,形成独具魅力的“闲话”言志体的小品文。读时,似乎周作人先生就坐在身旁同你谈天。外界太多纷纷扰扰与身不由己,周作人更加向往冲淡闲适,爱好天然,崇尚简素,不喜欢强烈的感情。他追求中庸之道、中庸之美,在我看来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人。纵使外界对他褒贬不一,可单从文学来看,他胸中自有强烈的愤慨,却从不以激进的方式表达之。恰如朱光潜先生之“温和地坐在黑暗里”。然不能否认,当真正需要拿起武器针锋相对地指向敌人时,周作人又显得退缩了,回归到田园生活中。他自己认为“文学不是实录,而是一个梦”。他恰恰是沉醉在这样的梦里,在自己的园地里,品茶读书,写字谈天。他带着这种佛教、儒家思想相互渗透的人生哲学去完成他的隐逸之梦。

《喝茶》这篇散文在当下读来不由得默然。西方文化渐渐入侵,快餐、西装等充斥着中国人的生活,我们步履匆匆,我们不知为何。周作人喝茶的意思即“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地喝了半天,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可在我的记忆里,茶馆这个词仅在影视和书籍中见到过,反倒是咖啡馆和奶茶店随处可见。仅这第一点如今我们便做不成了,更何况周作人要求喝茶的第二点——寻求些自然之风。真正的喝茶,是于淡淡的茶味中,生命渐渐以一种自嘲的幽默感在心底的泥沼中直立起一个简约的、晶盈的、恬淡的、纯真的灵魂。周作人以淡泊的语言勾勒:“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片刻小饮,却是可比那十年的尘梦。如此这般,怎谈不上美呢?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字句,方是散文创作的至高境界。

喝茶的这浮生半日闲,意却也不全在茶上,赏鉴其色与香与味便罢了。配上一碟或两碟古风、雅致的小茶食,不为饱食,怡情而已。携二三好友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可惜,周作人先生所在的时代便已有“少有故意往清茶淡饭中寻其固有之味者”了,更何况今天呢?

作者: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2107班 张文静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