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青岛农业大学第六届“挑战杯”课外学术大赛评审会在化学与药学院会如期进行。本次大赛由化学与药学院承办,以“参与挑战,挑战自我,用智慧抒写青春,用创新挑战自我”为主题,来自校团委和各学院的8名专业评审老师组成评审小组进行评审。
参赛工作开展之初,学院就在学期初即启动动员宣传工作阶段,专门下发了《化学与药学院关于征集第六届“挑战杯”课外学术大赛项目的通知》,并采取双向选择、项目对接等方式在全院师生中征集参赛作品,随着“挑战杯”竞赛的深入开展和广泛动员,本届“挑战杯”学术作品大赛的作品规模及学术质量较往届都有大幅度提升,截止5月底,学校共申报项目90项进行评审。
会中,团委书记王海霞就评审实施细则及时间安排做了讲解。评审团本着“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此次大赛包含自然科技,社会科学和科技发明三类学术作品,评分要点分别从可行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及实用性等方面进行审阅。如自然科技类及社会科学类学术作品,按照课题选择是否有独到之处,对客体的研究是否有新的见解以及论文报告的社会现实意义三方面进行评审。科技发明类则按照构思是否新颖,设计是否具有合理性及精巧性,是否具有实际运用价值进行评审。评委评审将对项目做出综合书面评价或指出突出优势和不足,最后综合各个要点给出评分。
最终建筑工程学院的《基于轻型屋顶绿化系统的植生型生态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化学与药学院的《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技术在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关于农药使用情况和农产品安全的调查》、机电工程学院的《关于山东省残疾儿童心理状况的调研》、合作社学院的让《我们远离“寂静的春天”》、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等六各作品获得学术作品A类一等奖;食品学院《异种肉快速检测试纸条》、机电工程学院的《基于图像处理的番茄采摘机器人的设计》、《GPS导航及智能识别红绿灯多功能路况识别导盲棒》、《植物育苗雾喷精准控制装置》和生命科学学院的《一种磁性壁纸》五支代表队获得科技发明制作B类一等奖。其中学术作品A类一等奖作品《让我们远离寂静的春天》采用实地调查、走访调研等调研方式重点调研了鲁西南某村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论点清晰,结构明确。科技发明制作类一等奖作品《异种肉快速检测试纸条》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可快速检测猪肉、牛肉、鸡肉、羊肉等四种肉中是否具有注水情况,方法快速、灵敏且操作简单,适用于普通消费者使用。
此次“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的顺利举办,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鼓励更多大学生的参与科技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浪潮,为高校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校积极备战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