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之祭,民之愿,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家公祭日活动受到了资源与环境学院学工办、分团委的高度重视,资环学院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当天组织了多种形式的祭奠活动,寄托哀思、告慰英灵,深切表达对遇难同胞的哀悼,缅怀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英勇献身的同胞,唤起师生团结一心、振作力量,坚守对和平的向往,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伟大复兴。
12月14日上午,资环学院在化学楼会议室集中组织观看南京大屠杀教育影片活动。活动共放映三部与南京大屠杀历史有关的影片。其中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黑白叙事影像——《南京!南京!》在同学中反响强烈,影片真实的记录了那段黑暗的历史,告诉每一个中国人,在那段幽暗的黑色岁月里,展现中国人不屈不挠、同仇敌忾的民族大义精神,也让在场的同学们对这段真实而又黑暗的历史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随后又播放了纪录片《1937南京真相》、《血海金陵》等影片,真实再现了南京大屠杀这场人类文明史上惨绝人寰的浩劫。这次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学习活动,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唤起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不忘国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2月14日,资源与环境学院积极发动同学进行无偿献血,同学们在西苑歌斐木餐厅前踊跃参加校园无偿献血活动,通过参加此次无偿献血活动,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号召大家以青春的热血誓言,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12月14日晚,资源与环境学院组织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活动,学院组织各班级集中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活动,班会通过视频向同学们介绍国家公祭日的有关知识。“国家公祭日”是为纪念曾经发生过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接着,同学们集体起立进行宣誓。宣誓的过程短暂又漫长,同学们在这三分钟内回顾了漫长的抗战历史,仿佛南京大屠杀的嘈杂——恐吓声、枪声、嘶鸣声还响彻耳畔。班会开展得严肃而庄重。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引导大学生正视历史,勿忘国耻,并激励大家珍惜现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资源与环境学院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创新形式载体,探索方法手段,在国家公祭日当天,充分运用校内传播新媒体,组织“国家公祭日”网络微博传递活动,积极运用网络力量开展纪念活动,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进行加转、献花、点烛或寄语,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祈祷和平,激发学生众志成城的爱国之情。
国家公祭日系列活动的开展,资源与环境学院师生员工进一步强化了国家记忆,凝聚起“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共同精神信仰。全体师生员工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公祭仪式上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校各项工作实际,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中华圆梦,民族复兴”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