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实践筑就青春梦,梦想谱写新人生”2014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尾声。连续七天,队员们每天与村民朝夕相处,每当走到村民家门口,村民们会招呼队员们到家里坐坐;孩子们也经常跟在队员们身后,喊着哥哥姐姐。队员们已渐渐融入到了村民生活中,离别将至,十分不舍。
尽管每次都是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住所,但在休息片刻后,除了值日生做饭以外,其余一部分人要对村里的小孩进行作业辅导;另一部分会到村里孤寡老人家中,帮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We will come back again.”实践队员们上课了,孩子们似乎听不懂这句用英语的意思,依旧认真的学着“老师”的发音跟读着。村子里的孩子大都在自己村子里的小学念书,教学资源匮乏,孩子们的英语水平并不高,简单的英语单词也读不出来,一连几天下来,时间队员们为村子的孩子辅导功课,以英语为主,渐渐让村子里的孩子学会了张口说英语,不再是“哑巴英语”。
从最初的“ABC”到慢慢说出“apple、teach、parent”,孩子们是第一次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能后有属于自己的“辅导老师”,在寒暑假上一次补习班。实践队员们用心上好这最后一堂课,不断地告诉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社会做出贡献。孩子们斩钉截铁的说着:“长大了一定会像哥哥姐姐们一样的!”
快要离开村子了,村里的一些孤寡老人早已熟悉了突然多出的这些“孙子孙女”,队员们也割舍不下这些无人照看的爷爷奶奶。队员们通过一连几天的深入接触,亲眼目睹了这些孤寡老人生活的艰辛,于是一同为他们买了一些花生油和面粉,希望这些微薄的物资能够稍微改善一下老人们的生活。
85岁高龄的赵奶奶看到队员一行10多人来探望自己,或许是预知到了离别,握着队员的手,全是不舍。队长周光辉说:”我们会把这种爱心传递下去,希望更多的人和我们一样去献爱心,关爱别人。”
“美好社会共同建设,幸福生活共同创造,发展成果共同分享”的生动局面,是每一位队员的心愿。与村里老人和小孩朝夕相处,虽然日子短暂,却能体会到老人家的生活艰难,以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
短暂的七天时间里,队员们每天早上按时起床,按照工作计划表完成每一项任务,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征程,社会实践的时间是有限的,队员们时刻告诫着自己,要用有限的时间,为宿牙桥村做尽可能多的事情。
实践队员为老人送去油和面
实践队员帮助孩子辅导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