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节约、为何节约、怎样节约”,11月1日下午,信息楼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校园交响”正在进行现场录制,围绕大学生节约这一话题,同学们谈体会说认识,就提高自身修养建立节约校园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录制现场,同学们从用水、用电等日常生活说起,就他们自身的经历与感受,交流了他们对节约的不同认识,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节约意识与节约习惯,以及怎样进行校园节约提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见解与建议。有同学说,节约并非只是在资源出现危机、物质呈现匮乏之时的一个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它应该是文明发展程度与国民素质提高程度的标志之一。无论富足还是贫困,节约都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与意识。还有同学提出说,作为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一方面要把节约意识与素质修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一滴水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更要杜绝学习时间的浪费,努力用自己所学为整个社会能源与资源的节约,从知识与科技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信息学院还在全校进行了一次节约校园活动调查,就20个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节约问题对全校500名同学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林英介绍,总的调查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个比较好的节约习惯与思想意识。根据调查,全校66.7%的同学每天洗脸时注意到用脸盆而不用流水,94.1%的同学挤牙膏时会习惯性的关上水龙头,80.9%的同学会有意识关心白天教室是否亮着灯并及时关闭。但是调查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调查中只有36.1%的同学在餐厅吃饭时每顿能吃光,有70%以上的女生有剩饭现象。其中有同学在调查问卷中坦言,剩饭已成习惯,反正也没多少钱,没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