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文化活动

“药之生”实践队“三下乡”农药调研

时间:2015-07-29 来源:化学与药学院

7月26日,在青岛平度大青杨村的田间地头出现了12名身着白色校服的学生,他们是来自于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的“药之生”社会实践队伍。他们将对本村村民进行关于农药使用现状的调研,并对村民们普及农药发展的相关知识。

田间地头,再热再累也坚持

刚进大青杨村,实践队员们就看到了一大片的葡萄园,葡萄园很大,架子很高,站在外面根本就看不到人。于是队员们走进田地,挨家挨户的寻找正在做农活的村民。

“走的全是土路,来一辆车就会把尘土掀起来,太阳高高的照着,走了一会汗水就从额头上流下来。”实践队员刘明月说。走很久才能遇到一两个村民,有时路过一辆车他们都会拦下来询问关于农药的使用现状。

队员们在路程中遇到了一位十六七岁的男生,稍作解释,他就热心地说他对村里的田地很熟,要带领队员们去寻找田地里的村民。在他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对田地里的村民们使用农药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获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信息。

知识宣讲,村民不动我们动

下午,实践队员们按计划要组织村民进行知识宣讲,他们在实践前一个月就通过查阅图书、询问老师等方面搜集各种关于使用农药的方法以及农药发展的知识。然而,在组织村民时却发生了问题。他们选了地方,挨家挨户告诉他们一起来听时,大多数村民都是拒绝的,“天气太热了,不想动”、“你们大学生又没种过地,能知道啥,不去了”、“不需要了,我自己看电视就了解了”诸如这类原因,他们无法组织起来。

在大家愁眉苦脸时,队员刘凯说:“村民不动,那我们动,我们去寻找那些坐着一起乘凉的人,告诉他们我们准备的农药知识。”于是队员们便开始了移动的知识宣讲。听了实践队员们的知识讲解,村民们开始认真对待起来,有的村民还提出一些问题让实践队员们进行解答。“虽然要对不同的人讲很多遍,但是我们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队员姜鹏超说。

今天实践队员们不仅走访了田间地头、村民家里,还去了当地的农药经销商,主要了解到村民们对使用农药的频率意识不够,对新农药的尝试很少,而农药经销商对当地的农药使用也不是很了解,主要通过卖家推荐进货而后卖给村民等问题。此次社会实践结束后,队员们将重新整理所有的调查问卷,把农民使用农药的问题反应出来,以利于以后的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姜宁宁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