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种子专业的毕业生,我对自己的期望很高。特别的经历培育了我坚忍不拔的意志,为了更加优秀,任何艰难困苦都可以被漠视。因为,经验告诉我,实干是成功最有效的途径。”这就是来自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种子2011级1班毕业生张龙龙的真实写照。四年的大学生活、两年的军旅生涯、独自一人的南宁之旅、“说走就走”的川藏骑行,他的生活是充实自由的,更是美好难忘的。喜欢摄影的他用相机记录着每一处自己到过的地方。毕业之际,他在知音广场举办了一场属于自己的毕业摄影展“Come Across”,以此来整理自己这些年的旅途记忆。
精彩的人生需要积累
大学以前从没出过远门的他,第一次正式的远行是在大二寒假。那时的他一个人坐了47个小时硬座从青岛出发去广西南宁。元旦那天他安全抵达南宁火车站,开始了他历时48天的第一场旅行。期间,他几乎转遍整个南宁市区,又历经边城凭祥市,到达中越边境浦寨、弄怀。短暂的逗留之后,他乘车到达了他旅行的最后一站越南凉山市,后启程北归。白天游玩于城市之间,晚上他会到超市、餐厅打工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就这样,他带着一个相机,在远离家乡的南宁,一个人享受着旅行、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毕竟是边境,毕竟是遥远的异乡。也许你不禁会问,他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勇气和能力让他可以完成别人只敢在脑海中想想的事情。
“军旅人生的经历是一段多彩的回忆,是我完整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龙龙的父亲是个退伍军人,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有一个当兵梦。在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时,他把当兵列为了大学计划里的一部分。在军队期间,他是新兵里读书最多,最用功的。入伍前两年多他基本没有午休过,都是在教室里看书、补课,不断的充实自己。他更是把这种精神带回了大学校园,如今的他已经在大学中修完了双学位。“在军队生活、训练中我从来都没有喊过苦、累,肯定会有人说累,但那一定不是我。”正是因为有这种坚韧的精神使他在部队期间获得优秀士兵、个人三等功、百名优秀退伍老兵等荣誉,为个人,为培养他的农学与植保学院增光添彩。也正是这段不一样的经历,让张龙龙拥有了常人难有的勇气和胆量,也成就了他灿烂的经历。
独自一人骑行川藏线
“当他告诉我们,他要骑行去西藏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他疯了,甚至以为他在开玩笑,他没想到他仅仅带了一个帐篷,一个书包、一身迷彩、一辆单车就真的出发了。”张龙龙的朋友谈到他川藏骑行时这样说。
骑行川藏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路上,各种艰难险阻,各种突发事件都有可能会发生。所幸他的特种兵经历,让他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危险的能力,才使得这趟路程充满了传奇色彩。冰雹和大风雨的突袭,落碎石不知道何时就会滑轮,道路崎岖偶有堵塞,昼夜温差大,这都是他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在雅江到理塘这段路上的大风雨,通麦天险的刹车失灵都好几次险些要了我的命,幸亏命大,但到现在都心有余悸。”
在这一个月里,张龙龙穿过诸多地市,从夏骑到秋,从秋走到冬,一年四季轮回好几次;一天里,换天气像翻书,烈日寒冰、煦风骤雨,十里一个小气候。即使是这样的条件,他依旧用相机记录下了那些美丽的瞬间。
圆梦影展“Come Across”
知音广场的走廊一侧,悬挂着上百张照片。湛蓝的西藏天空,形态各异的人,壮丽的风景。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
本次影展共展出照片167张,其中以“318骑行”为主题摄影有72张,农大校园为题材的共16张,花儿特写22张。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摄影学习也没有专业的设备,有时他为了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常常有奇怪的拍摄动作和角度,甚至有人告诉他,他拿相机的姿势怎么看都像是拿了一把枪,但却不影响他享受美景的心情,乐在其中。他在归途的火车上看到了一天内西藏云海的变化,为了拍到心里想要的照片,在车厢连接处站了整整4个小时。
办一次影展并不容易,张龙龙自己精心挑选着照片,回味着当时的经历,又花了很久的时间进行布置和宣传。看到那么多人都来参观自己的影展,对着自己拍的照片津津有味地欣赏,张龙龙在一旁静静地笑着。这不仅是一个影展,更是自己实现青春梦想的舞台。
漫漫人生路,最贵莫青春,既然挽不住时光,倒不如将青春留给记忆,用画面定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