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外国语学院第一届韩国文化节在文经楼演播大厅开幕。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于国华以及副书记王晓雷出席了本次晚会。07、08、09级韩语专业的所有师生积极参加到了本次文化节。
韩国文化节主要由韩国语教研室的专业老师们带头发起,韩语专业07、08、09级各个班级共同推选节目合力完成的。早在本次韩国文化节开幕前一个月,韩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节目,用韩国的舞蹈包括极具特色的扇子舞、现代舞,以及歌曲,音乐剧等各种形式来展现大学生所了解的韩国文化,还现场制作了韩国传统饮食紫菜包饭,令观众在感受视觉、听觉大宴的同时也在味觉上再添新的享受。赞助商还提供了韩国传统的泡菜以及年糕供观看晚会的观众品尝。
从前期的宣传、准备工作到现场的表演,无不透露着浓浓的韩国气息,为了使大家近距离的享受这场丰盛的文化大宴,记者特地采访了组织参与到其中的相关老师和同学,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让我们一起走进韩国,来体验韩国的异域文化之美。
(一)教师篇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晓雷:韩国文化节与以往学院举办的外语节相比各有千秋,活动具体到各个专业可以相对灵活些,也更有专业特色。本次韩国文化节是我们语言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对多样化的语言实习方式进行的新的探索。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也离不开赞助商们的支持。由于活动喜闻乐见、专业特色突出,因此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一致好评。这也为我们以后举办各种精品活动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韩语专业李春梅老师:本次活动的初衷是丰富韩语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学里韩语专业的学习多为理论知识,比较枯燥,老师也不希望韩语专业的学生太呆板,于是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韩语学习氛围,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学校周边的韩国企业展示我校韩语专业学生的风采。老师们为了让晚会有更好的效果把自己的韩服拿出来提供给表演者。从赞助、前期的宣传,制作海报条幅,调试演播大厅的各种效果,老师们都花费了很多心血。晚会当天表演的节目都是经过了老师们的一一审批才最终敲定的。老师层层把关,节目经过了两次筛选,两次彩排才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为此老师们的办公室经常灯火通明,直到夜晚十二点还在讨论。
同时,此次韩国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学院学生较好的语言把握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演员篇
外国语学院韩语专业曹同学:我们都已经大三了,以后参加活动的可能性不大了,而且这是一次针对韩国语专业的大型活动,这是我想参加这次文化节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有就是想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大家能在大学里多留下一点美好的回忆,于是就发动班里同学积极参加。我们班一共有29名同学,27人次参与到了其中,包括一名主持和四个节目。至于参加此次文化节的收获,我觉得最大的就是只要付出辛勤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让大三全部参加是一个奇迹,都取得优异成绩也是一份收获。汗水与收获永远都是成正比的!
朝语专业08级1班:我们班一共有两个节目。那个很搞笑的电视剧配音,先后经过了多次选拔,两次预选,两次彩排最后一次才是登台表演。再加之自己的前期练习,配音比赛的成员自己说都觉得不搞笑了,但是每一次彩排表演都很认真地对待,最终赢得观众持久的掌声和喝彩声。还有最后的《手拉手》大合唱,它让我们感觉到每位同学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都是一家人。大家手拉手一起唱歌的画面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用自己所学展示自己,我们很快乐!
(三)观众篇
外国语学院袁同学:一直听很多韩语专业的同学介绍这个文化节,因此对这个晚会是比较期待的,也是由于很好奇韩国文化的原因吧。刚走进演播大厅,我就被他们穿的韩国传统服装和正在播放的韩国历史文化吸引了。韩国和中国一衣带水,却有很多差异,比如丧葬习俗等,所有的一切都对我是如此的新奇。整个艺术节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第一个节目中那个跆拳道教练说的:“你们看到的虽然很精彩,但是我们也很累”。这个让我想起了那些在舞台上的表演者们,他们排练了那么长时间,只是为了把他们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我们真的应该跟他们说一声谢谢。
艺术与传媒学院罗同学:很早之前就见过这个韩国文化节的宣传海报,看到上面有些韩国传统舞蹈什么的,也听了外国语学院同学的介绍,觉得这个文化节应该不错,也可以学一些创意与设计方面的东西,就去看了。一直觉得这些外语对我们而言是比较神秘的,去看了之后更是增加了我对它们的兴趣。整台晚会安排的很不错,除了韩国传统的扇子舞,搞笑的T台秀等等,我觉得在舞台旁边设置的中文字幕让我比较感动。因为整台晚会是纯韩语的,我们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主办方很用心,他们考虑到了不同观众的需求,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方便地欣赏整台晚会了。
外国语学院武同学:这是我们自己专业的特色活动,真的很精彩。我们尽管还 不是很专业,但我们都努力了,大家都牺牲课余时间在一起排练联系,无形中也增强了班级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和团队意识,通过这样一个机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真的就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们找到了韩语学习中轻松积极的一面,相比较枯燥单一的形式,我们更喜欢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