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于12月24日发出《关于在全校学生中开展2005-2006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对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部署。
通知指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严格要求青年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假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结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契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担负起振兴“三农”的历史使命,明确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科技文化优势,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将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三大功能与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紧密结合,通过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服务青年学生的就业创业;将社会实践活动与迎接教育部对我校进行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合起来,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任务主要有以下内容:
1、科技下乡活动
利用所学专业深入乡镇基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传播和推广实用技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培训科技人才。
2、“天南海北访校友”调查活动
我校建校55年来,向社会输送培养了大批学子,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建功立业,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资源,也是学校发展的坚强后盾,为了加强沟通、促进交流,学校号召广大学生利用假期回家之际,走访当地校友,传递母校信息、聆听校友教诲、收集校友对学校的建议,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3、社会热点问题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日益凸显的“三农”问题亟待解决等等。通过学生假期调研,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出解决方案,并形成调查报告。
4、我为学校提建议活动
利用假期,走访高校或一些在全国知名高校就读的同学,请他们谈谈本校在开展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宿舍文化,社团组织等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为学校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知指出,学校鼓励“两课”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要注重学用结合,认真思考和及时总结,努力把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要注重对自己工作的宣传,努力为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和调查,最终形成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调查报告,其中2006届毕业生必须每人提交一份(实践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在教务信息网《关于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有详细说明);各学院寒假开学后5天内收齐全部调查报告,团委将组织相关人员,对上交的所有调查报告进行统一批阅,成绩录入教务信息网,计入学生个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