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发起、联合共青团中央主管的《中国周刊》共同主办的“青年中国行”专项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公布全国百强课题名单,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筑爱圆梦服务团发起的“迁徙不断,关爱不止——关于候鸟儿童成长现状的调研及关爱”项目榜上有名,成为驻青高校中唯一一支入围团队,山东省仅有四所高校入选。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大学生筑爱圆梦服务团成立于2013年3月,团队组成包括专业指导老师五名,学生队员五十余人,以阶梯发展模式不断吸纳优秀学生。服务团近三年来一直致力于对弱势儿童群体的调研,并发起了一系列关爱活动:2014年发起的“走进摊二代,助力心成长”项目,获2014年“知行天下,激扬青春”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百强团队;2013年发起的“关爱农民工随迁子女”项目,获2013年“圆梦中国——公益我先行”大学生微公益大赛全国百强团队称号。今年,在校团委的指导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委高度重视,谋划早、筹备足,在申报主题立意、课题社会影响、内容新颖性、实施可行性和成果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论证,并邀请了香港城市大学的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立项、调研。最后在“青年中国行”社会实践活动中终脱颖而出,实现了学院社会实践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
此次调研活动将目光对准了“候鸟儿童”。候鸟儿童是指在寒暑假,往返于家乡与父母打工地之间与父母短暂相聚的儿童。实践中,队员将会对“候鸟”聚居地进行全面摸底,为他们建立“爱心档案”,并做到及时跟踪。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比较研究、自然观察等方法对“小候鸟”的成长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他们成长、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形成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调研的同时,队员将为“候鸟家庭”拍全家福、为“候鸟儿童”开设夏令营、带领小“候鸟”们参观城市著名景区、举办趣味运动会、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子女我想对你说”等亲子活动,加深父母对孩子的了解,让“小候鸟”感受爱的陪伴;为“候鸟儿童”进行团体辅导,让他们敞开心扉,勇敢说出自己的梦想。
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分团委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模式,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的"学术、分析、理性"分量,同时融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贯通社会观察和理性分析,整合服务型社会实践和学术型社会实践。从促进专业出发,有意识的引导建设社会实践特色品牌,打通“学院规划”、“学生设计”两个窗口,项目选定实现上下互动,人员选择配备不断调整,把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我成长合一思考,建立了可持续的工作机制,这是学院社会实践工作屡获成果得以永续的动力。
“青年中国行”为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志愿深入基层以了解中国社会的优秀大学生团队提供专业指导和资金支持,促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接触、思考,并鼓励以亲身实践尝试改变。
2015年“青年中国行”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于3月20日报名启动,至5月20日报名结束,报名团队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新疆等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全国共有220个高校,1572支团队中(其中本科生团队1466个,研究生团队84个)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