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4
今年上半年,青岛街头一夜冒出了一辆辆打眼的“小黄车”,这些小黄车为居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不过与此同时乱停乱放、挤占公共空间、影响行人出行等问题也随之而来。7月21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单车共享实践队来到城阳、黄岛、即墨三地,在人群较密集的居民区、商业区展开调研,以街头采访、发放问卷等方式了解共享单车使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到达预定地点后,队员们选择如路口、商店门口等人群聚集处发放调查问卷展开调研,问卷中包含对影响共享单车使用因素的选择、对共享单车违规行为的判断、对采用何种措施维护共享单车的建议收集等。随后,队员们通过采访和整理,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共享单车的不同看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据了解,共享单车主要受众群体为学生一族及上班一族,共享单车为其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加装私锁、二维码被涂鸦、恶意损毁等违规行为的出现极大影响共享单车的使用。另外,少年出行时普遍在无家人陪同下骑行30分钟以上,其安全问题引发家长担忧。“单车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觉得可以通过合理地增加或者去改善自行车道,多去宣传爱护共享单车来减缓这些现象的发生。”采访过程中蔡女士说道。
居民区调查中,队员发现不断有住户私自将共享单车骑入封闭式小区,小区物管不得不贴出公告称拒绝共享单车进入小区,也有部分社区选择采取疏导方式,与共享单车合作在小区内设置停放点,减少住户乱停放共享单车。实践队员将无序摆放的共享单车进行整理,同时打印出合理使用共享单车的宣传手册和宣传单页,向过路居民分发并讲解。
实践队通过对大众群体的采访,了解当今时代背景下共享单车对人们出行的影响,同时搜集对单车共享的意见与建议并像,从而帮助其完善使用体系,共享绿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