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文化活动

把3.5 变成365 让雷锋精神焕发新光芒

时间:2016-03-07 来源:校团委

3月,雷锋学习月,青岛农业大学各级共青团组织相继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3月5日,由校团委发起的“向雷锋精神致敬,我们在行动”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五环广场启动,崭新一年的校园志愿服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什么是“雷锋精神”?怎样理解“学雷锋日”的真正意义?从教学楼清扫课桌黑板,到图书馆宿舍区热心服务,还有学术会馆里用铿锵之音讲述青春向上故事的身边典型,90后的新青年们用实际行动描摹出一幅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崭新画卷。雷锋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进每一个青农学子的心田。

学习雷锋忠贞坚定的爱国之情 

新学期开启,蒙蒙晨雾笼罩下的虹子广场,大家又见到了一队熟悉的身影。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用不变的标准仪姿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刚刚结束的寒假,国护队的100余名队员走访了50位抗战老兵,这也是“致敬老兵”活动开展的第4个年头。2015年9月,国护队发起的“我向老兵敬个礼”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7.2亿次,更加鼓舞了全体国护人以青春之力展示和传播爱国主义的热情。在如今的青农校园,国旗护卫队已成为一面爱国主义的大旗,以护卫国旗为使命,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己任,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开学的前一天,一支队伍整装出发,奔向了山东农村的广阔田野。这是“山东三农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第四个年头。受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委托,学校遴选出的26名学生实践骨干将在10天的时间里,走访调研山东省3个市9个镇27个村落,通过“实践+专业+课题”的新模式,真正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学生们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关注社会热点,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祖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成就,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真正把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其中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真挚情感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间节点产生强烈共鸣。这种朴素的爱国情怀,缩短了雷锋与普通青年学生之间的距离,于平凡与伟大、个人与国家之间,帮助莘莘学子找到了一条实现个人成长的正确道路。

学习雷锋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 

2016年1月,入选学校第四届身边青春典型的学生交流群正式上线了。全校范围内多轮遴选推荐,历经两个月的时间,在不同方面表现突出的21位个体或团队精英们脱颖而出。为了在寒假后的新学期,为广大同学们带来最精彩的宣讲,利用寒假实践,这群学子精英们便提前开始了筹备。群内的讨论热烈而充满朝气,回顾各自的成长经历,总结取得成绩的经验教训,商量如何用最好的表达方式展现青春的精神风貌。这些拿奖拿到手软的超级学霸、游历四方奉献社会的志愿达人、注重实践开拓创新的创业精英们,虽然专注的领域不同,但可以明显的归纳出其间的共通点,那就是执着的“钉子精神”。找准目标,永不言弃,用“挤”和“钻”的钉子精神,做好学生的本分,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青春的热情全力向前。

今年的寒假,关于学校“智能农机创新团队”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的消息,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虽说这只是众多国家级奖励当中的一项,但在很多师生的心中却具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其一是因为此项奖励是国内大学生创新团队的最高荣誉,门槛之高、考核之严,使得最终的评审结果极具权威性;其二是通过此次申报,深度梳理了“智能农机创新团队”创建五年来,在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及创新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经验。在历届团队骨干成员的讲述中,“钉子精神”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在学生的科研训练中,导师的言传身教,让每一名参与其中的学子获得深深的启迪。

校园里,在这些身边榜样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从“钉子精神”重新读懂了雷锋。在人的价值层面始终有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追求与坚持。以“钉子精神”为代表的雷锋精神新时代演绎,以积极向上的核心实质,在过去、今天和未来带动着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将学雷锋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

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无私忘我 

美丽的农大校园里,活跃着一群志愿者。在很多新生面对诺大的校园茫然无措时,在许多老生即将离校的美好校园回忆中,都曾有他们温暖的身影。其实,远不止于此。在那些为同学们服务的楼管大姨、食堂大叔心中,农大志愿者也在默默地为他们解决烦恼。每天下午的四五点钟,校园后勤务工人员正是忙碌的时间,无暇顾及已经放学的孩子。手拉手义务支教队的队员们在校园里发现了这些“流浪的小孩”。利用校园资源,积极开展校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业辅导、兴趣培养,“大朋友课堂”就这样有声有色的办了起来。两年多的时间,志愿者们持续的努力,孩子们的成绩提高了,在各种兴趣班的引导中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努力方向。

点滴小事,举手之劳。这是对雷锋精神最为朴素的表述。图书馆、宿舍区,这些日常同学们学习生活最为集中的场所,往往成为最容易遇到困难的地点。图书馆志愿者协会、校医院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自行车义务维修点、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节水护水”行动……一个个校内志愿服务点的建立,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校园风尚。在校团委的倡导下,全校各级团组织将积极拓展校内志愿服务平台,建立一批校内志愿服务基地,增强学生爱校荣校的主人翁意识,切实服务学校发展。

助人为乐从身边做起,爱校荣校从我做起,让无私奉献成为凝聚全校学生的精神共识。正如雷锋所说: “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是校园内雷锋精神的展现,时时处处人人的志愿服务精神的倡导也促使了这种精神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活力的源泉。

学习雷锋积极向上的人生姿态 

新学期的团课也有一些变化。各团支部结合“向雷锋精神致敬”的活动主题,以演讲会、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和学习雷锋精神。“我们可以从学雷锋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的阐释让我们觉得那一个个的抽象词汇变得更为实在和具体,更加容易感知和追随。”一名团支部书记如是说道。摒弃了刻板的念文件、讲套话,将雷锋精神融于新的时代背景之中,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会精神的学习合为一体,互为工具、辩证思考,成为了这一阶段许多团支部的新尝试。

讲座文化是高校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青春虹讲堂”作为校园讲座文化的重要推广平台,举办四年来邀请各领域的业界精英,为广大青年学子带来一场场丰富的精神盛宴。新学期伊始,在很多同学的建议下,校团委积极联络校内学术水平高、广受同学们欢迎的优秀青年教师,筹备开设“新青年讲坛”系列讲座活动,作为“青春虹讲堂”的品牌栏目隆重推出。鼓励青年教师以强大的专业基础为背景,贯穿个人成长经历,以专业化的思维方式,用青年人易于接受的表达,从不同的视角解答青年学生的人生困惑,引导同学们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雷锋精神集中展现了一种“向上”的人生姿态。短暂一生,他积极主动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对新生活充满无限热爱和美好向往;他始终以充足的干劲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去,平凡却不平庸。对于雷锋精神的倡导,其实就是对青年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鼓励,为健康美好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刘琨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