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植物医学学院“植医半月谈”活动正式开讲。来自学院植病系的梁晨、孙丽娟、张茹琴,昆虫系的张晓,农药系的李平亮、杨丛军六位老师受邀与同学们进行交流,2018级全体成员参加。本次活动分为两个小班进行。
会上,六位老师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的研究方向以及应用,使同学们对植物保护专业有了进一步了解,让同学们可以切实根据自身兴趣,逐步确定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与目标。
梁晨老师结合了自己在求学路上的成长经历,以自己面临硕士博士研究生学校的选择以及出国留学导师选择的例子,向同学们强调了导师的选择的重要性,在座的同学要契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后期发展,慎重选择,在求学路上要做到不忘初心,不留遗憾。李平亮老师主要向同学们讲述了农药学的方向简介,他从农药实习,农药学的工作,辅助导师的收获,农药残留方向简介四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农药学的基本研究方向与定向作用。张晓老师围绕昆虫学,向同学们介绍了昆虫学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方向。昆虫学属于植保三大学科之一,昆虫种类繁多,研究方向也是多种多样。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昆虫学的了解,植物医学学院还组织了昆虫协会。杨从军老师与同学们进行农药随谈,主要讲述了农药的研究领域以及农药在农业上的应用。测定土壤农药残留量,农药毒力测定等,都是属于农药研究方向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他表示,农业是第一产业,而农药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尤其是农药安全性以及残留方面的问题,更是农药研究的重要课题。孙丽娟老师就昆虫学研究方向和发展就业的关系向同学们进行了简单介绍。昆虫物种发现,昆虫生理病理,都是昆虫学领域的研究课题。海关检疫,植保员等工作都是毕业后的择业选择。张茹琴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病理学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她指出,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病原生物是引发病症的主要根源,其次是不良环境,植物病理学主要针对植物病症,观察症状与病症并解决植物病害问题。与会同学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并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
“植医半月谈”活动是植物医学学院学风品牌创建活动的重要举措,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导师的引领作用,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增进学生对植物医学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认同感,全面推进育人工作。活动每半月举行一次,采用大小班的形式进行,活动期间邀请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与同学进行学术探讨,也将邀请知名校友和优秀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通过“植医半月谈”,不断增进2018级新生对专业的了解,增强对专业的信心,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逐步找到自身的努力方向,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