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举办“见字如面·闻声知心”经典书信诵读活动。此次活动分为选手诵读、文艺表演、评分颁奖三个环节,经过预赛脱颖而出的九名选手以配乐诵读的形式,展现出书信文化的魅力,凸显人文学子的独特风采。
英骨铮铮立中华
爱国主义情怀一直是书信文化的重要内容,无数人在书信中寄托了自己满腔的爱国之情。“见到了别的战士,突然就不再想见你了。因为我知道,你们都是一样的。”公管1801班的张洋诵读的《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在展现萧红对弟弟的思念的同时,更凸显出她的拳拳报国之情。公管1804班的刘翔飞诵读的《聂荣臻致日本侵略者的信》,不仅使观众们感受到了聂荣臻将军的宽容,更展现出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在两位选手饱含深情的声音中,爱国主义得到了充分体现,传播了人文情怀,赢得阵阵掌声。
亲情脉脉诉衷肠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亲情也是中国书信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文1802班的姜富倍诵读的《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用轻柔的声音将龙应台对儿子的关怀和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展现的淋漓尽致。“我知道,您已穷尽了毕生力气,却始终换不回我一世安康。”公管1803班的崔泽彤则选取另一个视角,以一个白血病患者写给母亲的信为题材,凸显亲情,表达出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选手们深情流露,极富感染力的诵读,展现出人文学子对感情的细腻表达。
长路漫漫应可期
人生中的许多路,都需要自己走完,人也是在自我反省自我期待中成长的。本次活动中,社工1802班的王之美通过一篇《愿你》,表达出对当下自我的反思和未来自己的期待。公管1804班的杨思硕用一首卓别林的《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展现出艺术大师对自己行为的规范,凸显其强大的个人魅力。选手们的激情诵读,展现出人文学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乐观的心态。
此次活动的举办对推进人文情怀的传播有重要意义,使得同学们发现书信的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强自我修养,展现人文学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为学院文化活动建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