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景海春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郑波教授进行了线上学术报告。报告由园林与林学院周功克教授主持,园林与林学院和农学院部分教师与研究生参加。
景海春研究员以“盐碱地草牧业科技创新”为题,围绕中科院植物所在践行国家盐碱地政策和解决草牧业问题方面做的工作作了专题报告。景海春认为,选育和发展耐盐碱作物对提高土地增量意义重大,而在东营地区开展盐碱地资源的利用新模式,将为盐碱地农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为此,中科院前瞻布局生态草牧业先导专项,围绕李振声院士提出的“滨海草带”原则,开展不同盐分梯度饲草品种选育与规模化种植,发展新型饲草加工技术,耦合东营大型养殖企业,初步形成“种草——制草——养畜”为核心板块的盐碱地生态草牧业产业链条,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新的范式。
郑波教授以“杨树维管发育过程中的多肽类激素调控”为题,介绍了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通过蛋白序列位点特征进行分数矩阵构建及其降维分析,从而推断基因家族间的聚类和进化关系,在保证序列聚类稳定性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序列聚类速度,为蛋白系统发育分析、发育轨迹分析开发新的工具和方法,并介绍了多肽类激素CLE家族在杨树维管系统发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报告结束后,景海春研究员和郑波教授与参会师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回答了参会师生的提问,分享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心得和方法。